第B04:农村改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1月19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民变股民新商业模式助农增收
  “先给大家通报一下,我们公司门面总的租金收入是531361.5元,押金收了52000元,定金收了6000元……”日前,在仁寿县大化镇华兴家园居民委员会会议室里,在由董事会,监事会还有村民代表参加的2015年华兴家园门面分红协调会上、董事会负责人正向大家公布账目。而他们的公司,就是由村民以各自的门面入股,成立组建的由农民和集体以商业用房入股的华兴家园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环境好了 收入增了

  “我们家4个人住个90平方米的房子就可以了,60平方米租给别人,一年的租金有三四千元,每个人还有5平方米的商业房子,年终有四五百元的分红。加起来的话,一户人家一年就有五六千元的收入。”村民饶胜同给笔者算了笔账。今年63岁的饶胜同既是公司的股东,又是公司监事会的成员。他家有四口人,通过土地双挂钩项目,他家由原来的农村搬进了华兴家园,拥有了一套90平方米和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而且还有20平方米的商业住房,不仅居住环境改善了,而且收入也不成问题。

  华兴家园是仁寿县利用土地双挂钩项目,依托场镇建成的新农村综合体。它于2014年底投入使用,总投资2.4亿元,占地面积146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共850户、2100人居住于此。另外,华兴家园还建有15000平方米商业用房,其中项目区群众每人5平方米,安置点搬迁户每人10平方米。

  农民持股 公司经营

  该怎样经营这些商业用房呢?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民以门面入股的形式成立了华兴家园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公司采取“农民持股、公司专业经营、年终分红”的方式进行运作。农民和集体股份分别占68%、32%。公司《章程》规定,在农民所占股份门市未租赁完毕之前,集体不参与分红。而公司所得的32%的收益,主要用于小区物业管理,环境卫生,公共文化设施等建设。目前,华兴家园所在的商业街已有42户工商户入驻,租赁收入达到70多万元,很好解决了村民商业用房的经营和管理问题。

  “这种模式好,如果是自己经营,经营的面积就小了,达不到相应的效果,集体经营不管面积大与小都可以出租。”居民肖建英称赞道。

  在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的同时,当地政府还积极引导农民就近务工经商,项目区青壮年劳动力90%实现就近或在外务工。安置特困家庭20人从事小区物业工作。项目区土地在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指导下有序流转,从而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

  目前,华兴家园已建成物业服务管理中心、便民服务中心、计生卫生中心;投资700万元建成大化镇中心幼儿园和老年活动中心,实现了幼有所教,老有所乐;投资180万元建成小区监控中心,落实网格管理,小区治安形势平稳;组建文艺队伍,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群众好习惯和新村好风尚正在形成。

  陈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农村改革
   第B05版:市场资讯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政策实施 财务管理等环节缺乏监督
村民变股民新商业模式助农增收
给“蚁贪”戴上紧箍
云南农田水利改革打通“最后一公里”
东方城乡报农村改革B04村民变股民新商业模式助农增收 2016-01-19 2 2016年01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