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科教卫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7月0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王星云
  上海郊区有许多蕴涵在民间游戏中的乡土文化,金山钱圩幼儿园将民间游戏资源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把民间体育游戏、民间智力游戏、民间美术游戏、民间童谣说唱四大类民俗和非遗的文化,投放到相应的文化活动之中,传承乡土文化。

  就地取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在亭林小学举行的金山区素质教育论坛暨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大会上,一批农村学校、幼儿园用鲜活的事实,论述了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可作为校园文化的土壤的道理。近年来金山区不断深入挖掘金山优秀文化底蕴,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依托农民画、金山故事、民乐、围棋、莲湘等民俗文化,让学生了解和传承金山优秀的文化。

  把民间游戏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可以挖掘民俗文化底蕴来建设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市委提出的上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需要完善保护传承机制,提高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水平和利用水平,以承续上海历史文脉。上海有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遗”的传承保护,“从娃娃抓起”,是一个很好的传承思路和途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指出过,要“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的要求。今年闵行区已经推广到每一个中小学的《上海乡土音乐文化教材》,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从娃娃抓起”传承“非遗”民俗民间音乐文化的创举,七宝皮影戏、青浦田山歌、浦东锣鼓书、歌谣谚语,这些上海本土的“非遗”民俗文化样式,都应该从青少年抓起,到开展学校普及和传承的推广。

  任何知识和事物,如果从小进行灌输培养和教育,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像人们过去小时候背诵唐诗宋词,长大以后一直会在脑海中留下记忆痕迹的那样。“非遗”走进学校,在青少年当中进行普及教育,让广大的青少年和中小学学生、幼儿园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接受本地的民间文化样式,懂得其中的内容形式和奥妙,学习掌握演示演出的方法,才能够把上海本土丰富多彩的“非遗”瑰宝,广泛而且持续地传承下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三农生活
   第B06版:市场资讯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走村入户为百姓撑起“健康保护伞”
从患者需求入手 从服务细节做起
生活体育化 体育生活化
莱英社区“读报课堂” 成老年人开心场所
办艺术节庆 展幼教成果
新河镇文艺巡演启动
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东方城乡报科教卫生A06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2012-07-03 2 2012年07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