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颖 记者 忻才康
“白天长了,晚上短了,我们养生应该跟着四季走,白天长了应该睡得晚一些,早上起得早一点,这是老年人的夏天起居养生的一种方法……”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这是赵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蔡冬梅医生日前在金葫芦社区活动里给老人们讲解夏季老年人应该如何进补养生知识的情景。
由蔡冬梅医生和一个护士组成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主要负责金葫芦新村的1至5区500多户居民,其服务的对象是一些包括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以及残疾人和老年人在内的弱势群体。在上门走访服务对象之前,蔡医生习惯性地先到小区的活动室去看一看,因为这里聚集了好多打牌、听戏的老年人。一看到蔡医生的团队又来了,老人们热情地跟她们打招呼。眼下进入黄梅天气,高温闷热潮湿天气,如何让老人安全度夏是蔡医生最关心的问题。于是,蔡医生的团队先到这里给老人们讲一讲夏季养生进补的方法,同时为他们测一测血压,量一量血糖,为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控。蔡医生告诉记者:“面对这些慢性病患者,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最需要的是耐心,要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年看待,尽心尽力地解除他们身体上的病痛,让他们对医生产生一种信任和依赖感。”
离开小区的活动室,蔡医生上门走访了家住金葫芦2区的汪凤英。蔡医生详细询问老人身体状况“现在身体还好吗?”“还好。”现在头晕(情况)怎么样?”“头晕倒还好,就是心脏不大好,心脏通气药在吃。”一问一答间,护士已为患者量了血压,蔡医生叮嘱她继续按时服药。
汪阿姨今年63岁,患有高血压、并伴有轻微中风,两年前与蔡医生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关系后,汪阿姨的病情大有改善,心情也变得一天天好起来,家庭医生上门服务,让汪阿姨既感到体贴,又十分感动。汪阿姨告诉记者:“蔡医生两年来她对我蛮负责的,即便是高温天气或者下雨天气,她也从不间断,坚持来看我,指导我怎么吃药,一个月里要有三四次来给我量血压。有一次,天很热,她跑得满头大汗过来说,汪阿姨,我来给你量量血压。我这几天也没过来,我来看看你。蔡医生对我们病人就像亲人一样。”
据了解,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已在赵巷镇开展了9个年头,截至目前,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已在镇里实现了全覆盖,12支家庭医生团队坚持每周一次的服务,并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一张张小小的“便民联系卡”、一次次温馨的跟踪随访和一次次服务热线的回访,无不见证着家庭医生对每一名患者的承诺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