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将法制宣传
融入到其他本职工作中
在人民调解过程中耐心向当事人以及周边群众宣传《民法》《婚姻法》《继承法》《物权法》等常用的法律,做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在社区开办“法律知识讲堂”,为社区群众讲解他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在讲解中,各位法律服务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办案经历,以案说法的方式既有效地进行了法制宣传,又能解决老百姓的疑惑与实际问题;在对社区矫正对象、刑释解教人员等重点人员的掌控中强化法制宣传,定期组织其参加集中学习并用一些典型的违法案例对其进行教育;通过实地走访来了解重点人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将法律亲自送上家门。
法律援助工作
凸显民生本职
为了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积极构筑便捷、优质、多元化的法律服务体系,新成路司法所开设“一门式”综合服务窗口。该团队是由公证服务人员、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上海俊豪事务所律师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及在职、离退休法官、检察官组成的法律服务群体。
以“周六义务法律咨询”平台为契机,把公证和法律援助等服务推向基层,送到百姓家门口。每周六上午,法律志愿者都会按照事先的安排,来到街道司法信访窗口,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其他工作时间,由司法所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的预约登记,确定有需要时,由司法所工作人员联系相应专业人员到场提供服务,为年长体弱、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上门办理公证或法律援助,进一步提高公证法律服务的工作效能。
开设困难群众法律援助“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受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优先受理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和未成年人,以及虐待、遗弃或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的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案件,实行一站式服务,优先指派律师办理,定期跟踪督查,切实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
今年3月底,乐天玛特、燕子酒家停业引发的群体性劳资纠纷案件中,充分发挥“一门式”综合服务窗口的合力,新成路司法所带领法律援助人员,结对律师赶赴现场调处,成功为职工追讨拖欠的工资,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效防止矛盾激化,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提升矫正质量
细化监管环节
为进一步强化社区矫正工作,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监管效果,以百分考核的方式,细化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环节,矫正对象在回归社会中主要存在生存困难、工作难找、他人歧视、心理障碍等情况,司法所针对其特点,总结出“全员接收、分类管控、有效施教、心理辅导、全程监督”的工作流程,与每名社区矫正人员开展见面谈心、家庭走访、困难帮扶等管理教育措施。
2013年新成路成功创建区级安帮就业示范基地——新成路街道车辆停放看管服务社,同时依托现有工作体制,绝大多数安帮对象已成功就业或自主创业。但仍有个别对象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达成就业协议,该所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与就业指导,让极个别对象摒弃眼高手低的思想,加强就业知识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尤其是对无收入对象的安置帮扶力度,积极协助符合条件的矫正安帮对象申请低保、廉租房补贴、就业补贴、医疗救助等,缓解困难,确保矫正安帮对象平稳可控。
同时,加强社区专干的培训力度,保持信息渠道畅通,加大与派出所的配合,采取联合训诫、法制教育、信息共享的管理措施,把提高矫正率、归正率、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率降至极点,社会的和谐稳定得到有效加强。 记者 张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