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旅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2月1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沪地铁周末及节假日将
延长运营时间“夜市面”将做大
  夜上海,不夜城。晚上八九时,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城市依旧忙碌着;到了晚上十时,百货商厦、购物中心关门打烊,消费者鱼贯而出,营业员朝着公交站、地铁站狂奔;晚上十一二时,肇周路、寿宁路、昌里路、吴江路、虹梅路老外街等“夜市面”热闹的地方,餐馆、排档的生意火爆……

  最近,本市发布这样一条消息:“今年4月1日起,1、2、7、8、9、10号线(不含2号线东延伸)逢常态周末(周五、周六)及节假日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延长运营60分钟。第二批延时也紧随其后。7月1日起,3、4、6、11、12、13号线,逢常态周末(周五、周六)及节假日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延长运营60分钟。到2018年底,上海中心城区地铁运营时间将过午夜零时……”

  上海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餐饮夜市,如肇周路、寿宁路、昌里路、吴江路、虹梅路老外街等。地铁运营时间延长后,“吃货们”可以很方便地夜间出入这些地方。

  上海商业经济学会会长齐晓斋认为,“夜市对于延长城市经济活动时间,满足不同层次的多元消费,拉动就业,带动创业,改善投资环境都有积极意义。夜市更是一个展示城市文化和活力的窗口,外来游客,通过夜市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比如,中国台湾各个城市都有夜市,成为游客必去的地方,台北‘士林夜市’可谓家喻户晓;北京的三里屯、后海,汽车酒吧、足球酒吧、电影酒吧、艺术家酒吧,一个酒吧就形成一个圈;还有南京秦淮河两岸林立的酒楼、茶楼、酒吧街;苏州金鸡湖和李公堤等……”

  “同这些地方相比,上海夜市的发展显然不够。”他坦言,一是夜市总量还不足,这与拥有2400多万常住人口,外省市来沪旅游人次1亿多,国际旅游人次800多万的国际大都市需求不相符。二是目前的夜市现状是中高端夜市多、无证摊点多,规范的平民夜市少。“晚间在大学周边、居民小区的无证摊贩很多,管理人员一下班他们就出来摆摊。食品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

  市商务委服务业处相关负责人透露:“打造具有国际消费城市特征的夜市模式,推进满足各类消费需求的夜市建设,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如今地铁延长运营时间,正是加快建设与国际消费城市形象相符的夜市的一大契机。”据这位负责人介绍,目前本市夜市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特色街模式,如老外街、吴江路美食街等;二是大型购物中心美食广场模式,如七宝万科美食广场等;三是大型餐饮集团转型升级做的特色美食集聚地,如味千拉面打造的京都食府。下一步,他们将尽快推出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夜市名单,同时罗列出阻碍“夜间经济”发展的问题,聚焦重点,突破瓶颈。

  业内人士指出,地铁延长运营时间后,不光能为餐饮夜市提供更多客流,消费者活动的半径也得到进一步扩大,这将为现有“一条街”式餐饮夜市加快转型带来契机。目前上海的餐饮夜市大部分还是“一条街”的原始状态,尽管它们让上海的“夜市面”显得不那么寂寞冷清,但由于与居民区犬牙交错,沿线居民也为这些餐饮夜市的“繁荣”付出了代价。为此,沪上已有企业在闻悉地铁延长运营时间后,正在轨交沿线的换乘点积极物色一些旧厂房或经营业绩不理想的园区,专门划出夜市经营区,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拟成立第三方管理公司负责日常统一管理,并开辟“国别小吃专区”“中华老字号专区”“全国各地风味专区”以及商旅文结合的“展示表演区”等,既让这些夜排档的经营更加有序、卫生,也做到不扰民。“这有点像欧洲的圣诞集市,不少摊点甚至还可以进行离境退税。将来它不光能满足人们的口福,也势必成为向中外游客展示海派文化的一个窗口。”

  吴卫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周
   第A03版:人物
   第A04版:倾诉
   第A05版:初恋
   第A06版:艺林
   第A07版:民生
   第A08版:健康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综合
   第B03版:视点
   第B04版:图说
   第B05版:旅游
   第B06版:浦东
   第B07版:科普
   第B08版:副刊
铁艺画亮相衡山路百米围墙
气温逐步稳定回升 申城各类梅花交替盛开
“绿地+”模式:长宁六大主题公园 2018年底全部竣工
沪地铁周末及节假日将 延长运营时间“夜市面”将做大
东方城乡报旅游B05沪地铁周末及节假日将
延长运营时间“夜市面”将做大
2017-02-17 2 2017年02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