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三农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1月19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辽宁北票十年探索看金融支农难在何处
  由人行牵头,辽宁北票市(县级)2006年起在全域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近九成农户建立电子信用档案,超五成农户有了信用评级,实现快速申办信用贷款,为破解金融支农难积累了丰富经验。但由于缺乏顶层设计,该系统面临更新维护和推广难等系列问题,一度面临闲置威胁,亟待关注。

  ●“AA级”贷款证 当天可贷出3万元

  北票位于辽宁省西部山区,农村人口占人口总量的70%,属典型的欠发达农业县(市)。长期以来,当地农民由于信用缺失,且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物,加上银农信息不对称,农民贷款难问题突出,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而如今在北票农村地区,在这里贷款已经不是让农民头痛的难事了。 

  在北票市台吉营乡四合城村村民乔显会的家里,乔显会展示了标有“贷款证”字样的绿皮小本。小本内部除了记录姓名、家庭人口、预计年收入等信息外,还清晰载明了“授信额度”为3万元、信用评定为“AA级”。 

  乔显会表示,贷款证和信用卡功能相差不多,凭AA级贷款证不用担保一天之内就可以在信用社贷到3万元。如果能找到一两个同样信用等级,且愿意担保的人,一次性能贷出近十万元。 

  乔显会在村里从事米面粮油批发销售,去年因为进货急需一笔钱,找了两个有AA级贷款证的担保人,一次性办理信用贷款9万元。台吉营乡信用社主任程国华说,敢于按照授信额度快速放贷,就是因为在信用评级之初做了大量工作。

  解渴、及时、方便,是北票当地老百姓给“贷款证”的评价。据了解,2006年7月,在人民银行北票支行的指导下,北票市开展农户信用评价体系试点工作。首先,通过组织农户填写和相关人员走访调查等方式,将农户的家庭基础情况、资产管理情况、负债运营情况、诚实守信情况、家庭成员遵纪守法情况及群众评议情况6部分126项评价指标录入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为农户建立了电子档案;其次,以此为基础,将农户信用状况评为AAA级、AA级、A级、BB级到B级5个信用级次,评定信用等级经公示群众没有异议的A级以上农户,由农村信用社颁发“贷款证”。 

  据北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雷万里介绍,最初,信用社根据评出的A级、AA级、AAA级给予的授信额度分别为1万、1.5万、2万。随着农民贷款需求的增加,授信额度提升为1万、3万、5万,较好地解决了农户贷款抵押担保难题。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提升资金安全保障 

  人行北票支行副行长赵显利说,经过近10年建设,北票共计为11.4万农户建立了电子档案,对6.7万农户进行了信用评级,发放贷款证3.1万本,分别占北票市全部农户的88%、52%和24%。 

  信用体系建设给北票带来三大直接好处:第一,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北票市姜家窝铺乡西台吉村村民李金明2006年开始从事蔬菜保护地生产和经营,起初只有一栋几十米的小棚,收入非常有限,想扩大经营又没有资金,后通过农户信用评级,被评为AAA级农户,共计获得小额信用贷款2万元和物权抵押贷款8万元,改扩建高标准150平方米大棚3栋,户均年收入达到6万元。 

  截至目前,北票市农村信用联社以“农户贷款证”为依据发放信用贷款7513笔,金额7709万元,有力支持了农民从事小规模种养、农产品收购或深加工。 

  第二,改善了农村信用环境。人行北票支行行长张德慧说,A级以上的农户凭借较高的信用轻松获得小额贷款的“信用变财富”事例,在农村具有快速传导和示范效应,激励更多的农户关注信用,对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农村征信体系建设起到了助推作用。作为台吉营乡信用社的贷款户王海利这几年凭借贷款富起来了,他说:“我尝到甜头了,不管别人怎么看,我是一定按时还款以免影响信用评级。” 

  第三,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保障了资金安全。宝国老镇信用社主任张春雨是从信贷员一步步干起来的基层社主任。在张春雨看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给自己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过去农户提出贷款申请,信贷员要‘家访’。我们乡镇9个村,最远的距离信用社25公里,信贷员多说一天三笔业务,一笔业务最少两天能放出去,要是抵押贷款加上资产评估时间至少一周。”张春雨说,如今一个业务员一天可以办理七笔业务,信用贷款可以实现当天放款,抵押贷款也可以保证一周内放款。 

  ●系统更新推广遭遇瓶颈

  亟需强化顶层设计 

  据了解,北票的成功得益于当地政府和农村信用社的全力配合。 

  在北票,早在信用体系建设之初,政府部门和银信机构联合成立了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有关村成立了相应机构,组织农户认真填写信用信息各种表格,审查其真实性、准确性,并及时上报,逐步形成了“人行主导、政府支持、多方参与、农民受益”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运行保障机制。 

  北票市新任市长对这项涉农金融改革非常重视,并正积极与人行商定合作方案。对此,人民银行北票支行副行长赵显利表示,这虽然是人民银行愿意看到的,但是因为没有固定的制度约束,未来市长更替将导致这项工作搁置。

  事实上,之所以有这样的担忧,是因为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一度出现由“紧”变“松”的趋势。北票从2006年启动这项工作,初始阶段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但进入2011年后,基层乡镇因实际工作繁杂,面临人手短缺问题,改革陷入金融机构唱“独角戏”的时代。由于缺少人力物力支撑,加之农村“空心村”增多农户流动性强,给信息采集更新带来较大难度,导致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工作出现停滞。 

  目前人行北票支行所采取的最为有效的系统更新方法,是以农信社为主体对贷户随贷随更新。台吉营乡生金村村民王海利不久前在用贷款证贷款时没有实现当天申请当天放款。“我的信用信息过期了,重新更新了一次。如果未来一段时间我没有贷款,还存在过期的问题。”王海利说。 

  对此,赵显利建议,未来需要从国家层面提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标准,同时突出地方政府的主体地位,按照“政府主导、人行推动、多方参与”的原则,以县级政府为单位,成立统一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并将该小组作为常设机构,专司信息采集更新工作。这样既可以保证农户信用信息常用常新,确保贷款资金安全,同时也便于在全国推广。 汪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农村改革
   第B05版:市场资讯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从辽宁北票十年探索看金融支农难在何处
[点击]
农业合伙人让黄土地变成“金疙瘩”
东方城乡报三农生活B06从辽宁北票十年探索看金融支农难在何处 2016-01-19 2 2016年01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