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社区·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养猪轶事之六~~~
养猪轶事之六~~~
养猪轶事之六~~~
养猪轶事之六~~~
养猪轶事之六~~~
2015年12月04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猪轶事之六
阿才娘子——真尴尬
  □姚龙涛

  “阿才娘子”是上海奉贤特有的一句歇后语。这是我在1975年秋应奉贤公安局刑队队长的邀请,前往新寺公社柘林大队某生产队侦查“毒猪”案件时学到的,至今记忆犹新。当时该队饲养员病假,队长安排一个守法富农阿才代班,可阿才只养了一周,24头130多斤已可上市的猪,死了10头。那是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七嘴八舌矛头直指富农阿才,并上报了“毒猪”案。

  在我赶赴现场途中,伴同我的公社兽医平士良,颇有慨感地说,这倒真应了“阿才娘子——真尴尬”这句话了。我虽在奉贤工作了十五年多了,还是第一次听到此歇后语,因此究问其详,平说,奉贤农村许多妇女都有做酱手艺,其中有一必须的工序,是把酱缸中的半成品拿到屋顶上“晒酱”。许多年前有个叫阿才的娘子(妻),双手扶着酱缸,身体贴着木梯登梯上屋,可刚登半程,裤带裂断,裤子直跌脚板,上也不行,下也不能,白亮的臀部裸露无遗,因此民间有了“阿才娘子--真尴尬”这句歇后语。当然过往的阿才与养猪富农阿才的同名纯属巧合而已。 

  到达猪场后,对病死猪的诊视和剖检结果,可以判为食盐中毒,但主诉未加过盐啊,如找不到过量用盐的证据,不足以为公安和群众信服。于是,我只能尝遍为各类猪配制好的饲料(当时均为湿料),意外的是均未有高盐的味觉。但发病猪群已拒食二天,所以当天未配料。为了查明真相,我们请生产队长把已基本康复的饲养员也请到现场,介绍发病猪群的饲养特点。饲养员说,为了这批肥猪长得快早上市,我特地多喂了“鼎丰”酱糟,而且也给阿才作了交代。其实我在“五七干校”养猪时对来自鼎丰和市里其他厂买来的酱糟都品过味,多数是淡的,也有微咸的,多添加点酱糟不至于会引发食盐中毒。无奈之下,再次巡视猪场,望能发现新的线索。在再到达配料间时,发现一只七石缸(石:是旧时重量单位,1石为250市斤),还剩有部分酱糟,我毫不犹豫地用右手食指蘸取糟液,并用舌舔品其味,强烈咸苦涩味。在用井水嗽口后,我忙问缸中为何有盐?阿才一脸茫然,饲料员沉思片刻后说,今春(4月)该缸存放卤盐(盐的半成品,该队近海,有晒盐盐民)作青贮之用,当时没有用完卤盐仍留在缸中,这次又无意把酱糟存入缸中。

  盐源找到了,结论显而易见了,一个正确的判断,尽管纯属雕虫小枝,但避免了一场无端的阶级斗争,远比学到一句奉贤特色的歇后语有意义,所幸阿才没有尴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人物面孔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社会民生
   第A08版:健康养生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科普
   第B08版:社区·副刊
家乡多彩的云——上海大观园
阿才娘子——真尴尬
由老照片及敦煌女儿引发的遐想
书法
一张“红色名片”
东方城乡报社区·副刊B08阿才娘子——真尴尬 2015-12-04 2 2015年12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