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文化体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闵行宝山两区携手将民间传奇搬上舞台~~~
闵行宝山两区携手将民间传奇搬上舞台~~~
闵行宝山两区携手将民间传奇搬上舞台~~~
闵行宝山两区携手将民间传奇搬上舞台~~~
闵行宝山两区携手将民间传奇搬上舞台~~~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闵行宝山两区携手将民间传奇搬上舞台
沪剧《乡魂》在浦江镇举行首演
  □通讯员  顾春燕  记者  舒鉴明          

  一个由闵行区文联策根据曾在浦江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传奇进行剧本策划,宝山沪剧团排演,闵行、宝山两区采用“政府购买、共同投入”推出的沪剧《乡魂》,10月6日在浦江镇举行首演。该剧通过当年老百姓运用民间智慧和日寇斗智斗勇的情节,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给观众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抗战故事。  

  两区合作

  排演传奇抗日剧

  “冤魂杀鬼子”原本只是流传于乡野民间的一段野史,闵行区文联抓住这段传奇中蕴涵的民俗风情,决定将这一口述非物质遗产以戏剧的形式予以保存,于是对其进行了剧本策划,并由编剧薛允璜、张乃清完成沪剧《乡魂》剧本,通过闵行、宝山两区携手合作,由宝山沪剧传承中心将这段传奇故事搬上沪剧舞台。

  两区联手排演沪剧大戏,这样的合作模式在上海戏曲舞台上并不多见。宝山沪剧团受邀排演《乡魂》,这是缘于该团沪剧《挑山女人》曾在浦江镇成功连演8场的后续效应。宝山方面则是看中这个传奇被搬上舞台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对剧团发展的提升,最终由《挑山女人》原班人马接手来做,就此蕴育了共同合作打造原创戏曲的佳话。

  智斗日寇

  演绎“冤魂杀鬼子”

  沪剧《乡魂》讲述的是抗战时期民间智斗日寇的故事。在黄浦江东边华家村的华老先生,因守家护村、拒当伪乡长,被日军宣抚长官森次郎杀害。当天深夜,华老先生的遗体忽然不见了,接着鬼子接二连三地被干掉。村民们相传说成是华老先生死不瞑目,还魂来报仇。

  作为抗日题材的沪剧《乡魂》,其故事很“接地气”,剧中人就是一群最朴实的农民,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也不会讲那些民族精神的大道理,但为了守卫家园与日本强盗坚决斗争到底,充分体现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该剧艺术总监华雯说,《乡魂》在表现老百姓在面对凶残敌人时候,既不回避他们趋利避害的一面,也不过度拔高其中英雄人物的形象,戏里每个角色都是活生生的,是在国难时期成长起来的小人物。他们有人性的弱点,比如在生命遇到威胁时的害怕、被逼当伪乡长时的动摇,而最后他们选择为民族大义而勇往直前也是有个思想转变过程,最后完成了人性的升华。

  诙谐戏谑

  局部放大突显人物

  《乡魂》和传统沪剧总打“苦情牌”不同,虽然也有让人潸然泪下的片段,但总体呈现诙谐的轻喜剧风格。导演秦雷将喜剧元素融入沪剧之中,让“冤魂杀鬼子”的故事套上戏谑的外衣:用闹鬼来杀敌,这本身就很能体现老百姓的智慧,整个传奇都充满着民俗风情。秦雷说:“我们在处理上没有按照一般抗日题材的路数走,而是另辟蹊径用诙谐手法来讲这样一个故事。”

  据介绍,《乡魂》全剧舞美道具、服装设计、背景音乐都启用80后的年轻人。在浦江镇首演后,将在闵行区进行近30场的演出。此后,还将在宝山区以及上海市区剧场进行规模性巡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线调查
   第A03版:一线调查
   第A04版:专题报道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市场资讯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第九届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即将开幕
沪剧《乡魂》在浦江镇举行首演
培育敬老家风 建设和睦家庭
拍出新花样 舞出精气神
黄阿忠油画亮相上海虹桥机场
东方城乡报文化体育A07沪剧《乡魂》在浦江镇举行首演 2015-10-13 2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