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一线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细数涉渔“三无”船舶多宗罪
  由于上海处于临近长江口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再加上自然条件和种种历史原因,大批外来“三无”船舶(无船名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涌入本市从事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船上人员通过违章搭建、非法经营等长期盘踞沿岸港口、滩涂、沙洲,严重扰乱长江口区水上航行、生产秩序,并给当地的治安、环境、社会秩序埋下诸多隐患。

  “和全国其他沿海省市相比,上海涉渔‘三无’船舶有其独特性。绝大部分船舶属于外来人员持有,不仅侵占了本地渔民的利益,还严重破坏环境,影响社会治安。”市农委水产办负责人为记者罗列本市涉渔“三无”船舶的危害,大致有三。

  第一宗罪:非法捕捞

  近年来,上海市非法捕捞案件呈现多发迹象,长江和内陆水域成为非法捕捞案的主要发生地,而电捕鱼、非法设置陷阱笼壶、非法设置张网则是主要的非法捕捞作业方式。另外,非法捕捞群体呈现出外埠化、非专业化、中老龄化、低学历化等特点,其中“三无”船舶从事非法捕捞现象呈爆发势头。

  第二宗罪:非法营运

  外来“三无”船舶严重挤压了持证渔民的生产空间,损害了本地渔民的合法权益。为攫取经济利益,外来“三无”船舶利用法律和管理漏洞及不同水陆部门的智能交叉空白,给清理取缔工作带来障碍。“三无”船舶长期盘踞港口,用作连家船使用,因此发生抢夺渔场和水产品引发的打架斗殴致人伤亡事件。他们还往往采取恐吓、威胁等方式强占合法渔民渔场、破坏合法渔民网具、强行收购合法渔获,屡屡引发渔民群众越级上访、群访拦访。

  第三宗罪:破坏资源

  一些区域性、团伙化、组织化的涉渔“三无”船舶群体和非法捕捞团伙采取打游击或煽动群体对抗等手段逃避执法部门打击。据了解,长期以来上海所处长江下游段水域治安问题突出,侵财性案件较多,群体性事件和水上治安灾害事故突出。据上海市公安边防和海警部门统计,2011年以来,公安边防和海警部门共立案处理行政案件217起。

  “保护渔业资源,控制过度捕捞,维护合法渔民利益,取缔三无船舶势在必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线调查
   第A03版:一线调查
   第A04版:专题报道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市场资讯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立体式“打防控” 管好家门口水域
细数涉渔“三无”船舶多宗罪
东方城乡报一线调查A02细数涉渔“三无”船舶多宗罪 2015-10-13 2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