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农技推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7月10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季高温期如何种蘑菇
  高温季节对食用菌种植的生产要求特别严格,要在高温季节栽培好蘑菇,需要把握好以下技术环节:

  辅助原料

  配方中麦麸、米糠等要适当减少,能不用尽量不用,石灰的用量要适当增加,以提高培养料的PH值,培养料的含水量一般要偏少些,比其他季节栽培料的水要少5%左右,以上要求都是为了加强培养料抵抗杂菌污染的能力。

  拌料装袋

  在高温季节,使用菌袋的规格最好比其他季节要小些,使食用菌菌丝尽快长满,以减少袋料污染。不同食用菌分别按其配方将培养料混合后加水拌匀,石膏粉、过磷酸钙等要与干培养料搅拌,拌匀后再加水搅拌;尿素等应溶于水中再与主料搅拌。搅拌好的培养料应马上装袋,在天气较热时装袋,一般要求从开始装袋到装锅灭菌,不能超过5小时,否则培养料易发酸变臭,使菌丝不吃料而造成栽培失败。

  灭菌

  灭菌关键是保证培养料袋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以利于灶内空气流通,使灶内温度均匀。常压灭菌开始时要用旺火猛烧,在2~4个小时之内使灶内温度上升到100℃,如果过长时间温度升不上去,袋料就会发酸发臭;温度达100℃时用中火维持8~12小时,中间不能降温;最后用旺火猛烧一会儿再停火。,灭菌锅在中途加水最好是加热水,搬运菌袋时要趁菌袋温度在60℃左右开始搬运,对杂菌感染有效控制。

  接种

  夏天气候炎热多湿,到处都有杂菌虫类。接种的环境要清洁卫生,并进行消毒和杀虫处理,对接种房(箱)进行密封灭菌处理,所有工具要严格消毒。夏天温度高,要避开高温接种,一般选择夜间接种,速度要快,菌种用量要比其他季节适当多些,接种的菌袋及时摆到棚内发菌。

  发菌管理

  发菌管理的技术关键是合理排放堆码菌袋,适时推行倒袋翻堆和通气增氧,控制好发菌温度和环境温度等。当气温超过30℃时,菌袋必须贴地单层平铺散放,发菌地要加强遮荫,加大通风散热的力度,必要时可泼洒凉水促使降温,将料袋内部温度严格控制在33℃以下。随着菌丝不断生长,菌温度会随之上升,因而,要特别加强对袋堆内层温度的检查。必须牢记,只要菌袋尚未培养成功,进入出茹管理,都要防止烧菌现象发生。夏季栽培特别要加强对害虫(主要是菌螨、菌蝇)的防范措施,每隔4~6天对菌袋周围环境喷施2000倍乳油类农药溶液,如高效氯氰菊酯、敌杀死等,可收到明显的防虫、驱虫、杀虫效果。在白天和晚上全部敞开大棚两头及中间两旁薄膜,让冷温空气直接袭击菌袋,每天中午用井水向顶棚薄膜内外、棚内空间、地面喷一次,以减低袋温,人工拉大温差,促使菌蕾形成,当菌丝长满发透,手按菌袋硬挺结实、富有弹性,菌丝表面有淡黄色水珠分泌或出现团粒状的原基时,就要出菇。

  出菇管理

  夏季及早秋出菇,要在每层菌袋之间用竹竿隔开,以防袋层之间升温烧袋,造成下潮菇不出或细菌性病毒污染。喷水时间为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各1次,随着菇体的发育长大,对氧气和水分的要求也俱增,喷水量要由小到大,通风口敞开度也应由1/4到全部揭开,且要日夜通风。通风和喷水管理要机动灵活,雨天、雾天应加大通风、少喷水,以促进菇体迅速发育;若遇到刮风天气,要多喷水,保持湿度,并适当关闭或减小迎风的通风口,防止菇体失水过快干枯,喷水后千万不能关闭通风口,防止菇体吸水后缺氧,造成小菇发黄死亡。特别注意:喷水后立即关闭通风口是造成黄菇、死菇祸手之一。总之,整个长菇阶段,棚内要有良好的湿度环境,要保持空气新鲜。        甘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专题报道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越夏蔬菜注意防治落花落果
番茄灰斑病
夏季高温期如何种蘑菇
种植大棚茄子四要诀
西葫芦如何嫁接
东方城乡报农技推广B07夏季高温期如何种蘑菇 2014-07-10 2 2014年07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