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不到一个月金乡大蒜又陷停滞
山东金乡的山禄国际大蒜交易市场素有“大蒜华尔街”之称,每年有70%的大蒜在这里进行交易,而6月份恰恰是大蒜交易的高峰期。往年这个时候这里是熙熙攘攘,买卖大蒜的人络绎不绝,而现在这里只是一片冷清。来卖蒜的人都躲在卡车下面乘凉,有的甚至就地打起了扑克。
卖蒜商贩说,打扑克玩呗,从早晨来到这,五六点钟就来到这,然而卖一天也卖不动,连收的都没有,现在就是实在是没人收,只好在这干呆着。
然而就在一个月前,这里的交易还是相当火爆,据统计,5月初鲜蒜上市时这里每天的销售量都能达到两三千吨;然而进入6月以后,持续上涨的大蒜价格逐渐超出了蒜商的心理承受价位,交易量便开始逐日减少,现在每天的交易量只有七八百吨,不到5月初的三分之一。
一位蒜农说,往年的这个时候,正是入库的时候,都抢大蒜。一个月前大家都抢,开药铺的、开饭店的都收蒜,收了蒜堆在家里。还有一位蒜农说,现在在这儿第三天了也没人问,上一车卖了半个月才卖掉。交易量下滑不仅使蒜农叫苦不迭,也让一些小蒜商急红了眼,前阵子看到大蒜行情好,他们就在高价位上大量囤蒜,而现在价格下跌则使得他们血本无归,但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准备硬扛着不降价。
小蒜商说,卖的时候磕头卖,还没有问的,我这个货,呆了三天了,没人搭理,给的也不是个价,没事我就在这里打地铺睡,睡了三天了。
卖蒜的着急卖,买蒜的却不着急买,在一些外地收蒜商看来,现在的大蒜价格还是偏高。一位大蒜收购商表示,去年好收,今年价格太贵,再看行情,再决定收不收。
眼下的大蒜交易情况让市场里的工作人员也很意外,他们说,以前每天上午市场的大门口便能排起长长的车队,停车场和过道上都停满了运输大蒜的车辆,而现在进场车辆却明显减少。
山东省金乡山禄国际交易市场副总经理刘杰说,在6月14日以后,每天进场的车辆明显就少了。
●热盼蒜价上涨蒜农捂蒜就是不卖
热闹的市场为何突然变成冷清了呢?卖不出蒜的蒜农为何不愿降价出售?据观察,今年大蒜的价格即使在近期出现了回调,却仍然远远高过去年,但即便是现在这样的高价却依然不让蒜农觉得满意,成本的上升和大蒜的减产,让他们对今年的蒜价有着更高的期待,手里有蒜,却不急着卖,成了蒜农们的一致态度。
在金乡县王丕镇张暗楼村,村民张新瑞正在整理自家的大蒜上盖着的草垫子,防止暴晒让大蒜生芽。他说,半个月前他还会拉着自己的蒜到市场上去卖,而现在因为价格逐渐下滑,他开始把蒜囤在自家院里或者田边,在他看来,现在的蒜价还是有点低了。
张新瑞说,今天有两个来收的,早晨八九点有收的,在村街上,吆喝,价格不合理,没卖。张新瑞算了一笔账,现在种大蒜,每亩地包括人工费、肥料、农膜、种子、浇地等等接近三千元,而且今年大蒜又减产了30%,往年一亩地收成能够达到1600多斤,现在每亩只能收到1100斤左右。这样算下来的每斤大蒜的种植成本已经是接近3元钱,他们认为,辛苦了一年,只有卖到每斤4元钱左右,才能有赚头。他说,一般的行情,这个大蒜,如果不低于4块,跟往年相比,还算行。
因为价格谈不拢,蒜商们好几天都不到村子里收蒜,偶尔有几个来收蒜的,也往往因为出价低于农民的预期,最终泡汤。由于现在大蒜还可以正常储存,所以蒜农们也并不急于出手,有的蒜农甚至做好了长期储蒜的准备,他们把大蒜码成垛,再盖上草垫、塑料布等,以抵挡日晒雨淋。
还有一位蒜农说,存了一个多月了,草盖上也有10天了,这玩意要是暴晒容易变味,卖不上钱了。今年产量低,现在卖的话老百姓肯定赔钱。眼看着大蒜交易日渐冷清,一些蒜农甚至开始到周边打工,另谋出路贴补家用了。
●大蒜“钱景”难料蒜商战战兢兢
其实说起蒜价的起起落落,大家并不陌生,根据这几年的经历,大蒜交易已经变成了买卖双方的拉锯战。不过,市场上很难见到外地蒜商的身影,市场上的大多是小蒜商和来看行情的大蒜经纪人。
在市场的一个角落里,储蒜商翟清禄正坐在车里面休息的,他今天只在市场上呆了1个小时就打算离开了。临走前他再次漫不经心地跟蒜农讨价还价,最后蒜农把价格降到了3.48元。尽管三块四毛八的价格,比市场的报价要便宜了将近4毛钱,但是他依然没有出手。在翟清禄的话语中,听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观望,他说尽管现在来金乡的外地客商不少,但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酒店里呆着,只是白天会到市场上看一眼行情,真正出手收蒜的很少,因为他们普遍认为蒜农要的价都太高了。
翟清禄说,我觉得价位高了点,价位高了有风险,这个东西风险性很大,收了以后行情跌了,就不好了。
他说,造成他们现在迟迟不敢出手的原因,就是对大蒜后市的走势判断不准。去年10月,大蒜的价格就从高位突然下滑,从每斤3元骤然下降到每斤6毛钱。眼下大蒜市场的僵持状态让他们担心去年的历史重演,现在他们每天做的主要事情,就是跑到大蒜市场上看看交易量是否出现了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