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新主体·解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7月3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即将展开大清查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开展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的通知》,部署开展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通知》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查清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实底,强化依法治理和责任落实,依法严惩违法违规行为,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切实守住库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的底线,确保国家粮食储备安全。

  据悉,此次粮食库存大清查的范围包括中央储备粮、最低收购价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国家一次性储备粮、地方储备粮以及存储政策性粮食企业,同时对企业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储备粮轮换管理、政策性粮食库贷挂钩、财政补贴拨付等情况进行同步检查,验证库存粮食的真实可靠性。

  按照《通知》要求,本次粮食库存大清查以2019年3月末为清查时点,分为准备、自查、普查、抽查、整改五个阶段。为保证大清查取得预期效果,将率先在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贵州、陕西、甘肃10个省,每省选择2个市州,开展清查试点。

  对粮食库存大清查中可能发现的问题,《通知》中也明确要求各地要督促企业狠抓整改落实,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要强化责任,严格落实自查、普查、抽查责任。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目前我国粮食储备相对充沛,但是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因此,查清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实底意义重大。

  李国祥:我国对政策性粮食每一年一次例行大检查,例如清查粮食库存数量、质量状况;账面和实际数据是否相符;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是否落实;按主产区、主销区等不同类型核查粮食储备数量是否达标;通过财政补贴收储的粮食是否符合数量、质量要求。大检查能更好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因此意义重大。

  今年有个特殊情况:国家粮食局现在变成了国家粮食物资储备局。这种情况下,粮食大清查更具特殊意义。当然我国这几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最主要的是督促收储库点尽职尽责把政策性收储的粮食保管好,不出现任何不合理的损耗。要核查数据到底准不准,督促收储库点尽职尽责,对违规的问责,让收储的粮食能够符合《国家粮食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确保粮食心中有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王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动态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种植
   第B08版:专题
益农信息社:铺就“数字农村”网
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即将展开大清查
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知识(五十三)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解读B05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即将展开大清查 2018-07-31 2 2018年07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