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9月02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吟诗咏词话中秋
  □朱永其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佳节之一,其主要习俗是亲人团圆、赏月拜月、品尝月饼等,月的阴晴圆缺隐喻着人们的喜怒哀乐。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因此对其吟诗咏词的佳作,可谓是珠砌玉堆,从而丰富了人们对月的想象,使情感得到深化和升华,让人们从中获得了美的享受。

  首先,月亮的阴晴圆缺给人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给了月亮多种诗化了的美名。刘昚虚《阙题》中的诗句“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杜甫《月夜》中的诗句“香雾云鬓里,清辉玉臂寒。”这里把月亮叫作“清辉”;苏东坡的诗句“只从昨夜十分满,渐觉冰轮出海迟。”“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里把“冰轮”、“玉盘”、“玉兔”、“婵娟”作为月亮的代名词;辛弃疾《太常引》中的诗句“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杜甫《月》中的诗句“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刘克庄《清平乐》中的词句“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这里都把“姮娥”誉指月亮。据《初学记》资料,月亮的实际代名词除了上面提到的外,还有夜光、玄晖、白兔、银兔、玉蟾、蟾蜍、玉弓、银钩、月娥、素娥、丹桂、月桂等一百多种,人们对月亮的想象由此可见一斑。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从古到今文人墨客中以中秋佳节追求月满人圆为题材而赋诗咏词,以诗词抒发思亲恋乡之情的佳作多若繁星。其中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李白的五言绝句《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短短的四行诗句,既无精工华丽的辞藻,又无奇特新颖的想象,只是在睡觉中见到床前月光,在举头低头的一刹那工夫,笔下已流淌出如此夺人魂魄的诗行,让人强烈感受到故乡的一草一木、一水一土都融化进了诗人的血液。诗人的另一首《关山月》中的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诗人将心比心,深知那些远离亲人故乡的守边将士内心之痛苦,由衷地为他们呐喊。读者完全深信诗人的血与边关将士的血,在同一根血管里奔流,心在同一个音符下跳动,才能流淌出如此感人肺腑的诗行。诗人的五言古诗《月下独酌》中的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更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中思念亲人和故乡的痛苦,乃至把月亮和自己的影子都当作亲友邀来陪伴,其情景真是感天动地,令天下人共鸣!

  再举几例。杜甫的五言律诗《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中的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韩愈的七言古诗《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中的诗句:“君歌声酸辞正苦,不能听终泪如雨。君歌且休听我歌,一年明月今宵多。”可谓字字句句都洋溢着诗人们思亲恋乡崇月的真诚感情,成为家喻户晓、千古传诵的经典佳作,极大地丰富了中秋节的内涵,使中秋节真正成为了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思念之节、团圆之节。

  我以重温这些诗词来过中秋节,不但享受了传统的物质美食,亦享受到了一顿高尚和美妙的文化精神美餐,真是快哉乐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周
   第A03版:人物
   第A04版:倾诉
   第A05版:初恋
   第A06版:艺林
   第A07版:民生
   第A08版:健康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综合
   第B03版:视点
   第B04版:图说
   第B05版:旅游
   第B06版:浦东
   第B07版:科普
   第B08版:副刊
端午的艾草
吟诗咏词话中秋
我在窗前想起了你
八月中秋吃“塌饼”
如果可以,我要重新认识你
想要去看海
东方城乡报副刊B08吟诗咏词话中秋 2016-09-02 2 2016年09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