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2月2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出环保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 李佐军  

  绿色增长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增长,走出一条环保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为此,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要尽可能增加有经济效益的环保投资;要强化环保法治,提高环保标准;要将环境保护类指标纳入各类产业园区考核范围;要引导各级政府、园区和企业正视矛盾,面向未来,痛下决心推动产业和产品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绿色增长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所谓绿色增长,简言之,就是既要绿色,又要增长。绿色增长的实质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粗放增长的新的增长模式,其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增长,走出一条环保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当然,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那就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压力日益加大;另一方面,我国尚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经济发展仍然是硬道理,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更要做好稳增长的功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既要保护环境,也要发展经济,必须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说,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绿色低碳产业能很好地实现两者的协调,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生态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 

  要尽可能增加有经济效益的环保投资。环保投资大致分为两种,公益性环保投资和非公益性环保投资。前者能带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不一定带来经济效益,鉴于人类需求的多样性,这类环保投资是十分必要的。后者能同时带来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要尽可能增加这类环保投资的数量。

  要强化环保法治,提高环保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短期内,强化环保法治、提高环保标准可能会增加企业成本,损害一些经济效益,但长期来看,则会促进环保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和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要将环境保护类指标纳入各类产业园区考核范围。投资者和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投资地和消费地的生态环境,园区环境保护工作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招商引资的效果。强化园区的环境保护类指标考核,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要引导各级政府、园区和企业正视矛盾,面向未来,痛下决心推动产业和产品转型升级。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我国已向国际社会承诺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新形势下,再指望通过“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来获取经济效益是行不通的,唯有适应大势,比竞争对手率先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率先实现转型升级,才能赢得未来的良性发展空间。

  总之,只要尽可能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一面,就一定能走好环保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专题学习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农村改革
   第B05版:市场资讯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新一轮农村创业潮聚焦三大领域
走出环保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发挥龙头企业对农业现代化引领作用
东方城乡报周刊B01走出环保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2016-02-23 2 2016年02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