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古镇区域内的18家单位组成“古镇党建联盟”,通过统筹古镇区域内的社区、文化、卫生、学校、派出所、城管、安监、银行、两新企业等各类单位和组织资源,实现区域资源联享、党员教育联抓、公益活动联办、区域文化联推、社区治理联手、服务发展、群众联动“六联”工作目标,为顺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趋势变化,创新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新场镇的相关负责人把其形象地称作“114古镇党建联盟”,第一个“1”代表镇党委的领导,主要是从宏观上指导推进古镇党建联盟工作,为推进工作提供好组织保障;第二个“1”代表建立党建联盟理事会,搭建互联、互动、互补的平台;“4”代表形成小联动,建立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古镇社区治理委员会、古镇项目推进委员会、古镇文化研究会等4个小联盟。这样以群众需求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为先导,推进古镇区域内单位之间的合作与共赢便有了强有力的抓手。
古镇党建联盟工作贵在创新、重在机制、落在实效。比如说,建立了自下而上的需求众筹机制。各理事单位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汇总梳理广大党员、群众需求。在此基础上,联盟理事会通过汇总、筛选,把党员、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社区共治的议题,提取了包括社会管理事务、社区公共安全、社区价值实现等需求菜单,作为党建项目确定的重要依据。比如讲,建立了互联互通的项目运作机制。联盟理事会引导各理事单位发挥各自功能优势,联合推进党建项目。
新场镇提出了“最具创意、最文雅、最休闲”的古镇建设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初步形成了《新场古镇保护开发管理办法》,作为古镇区域依法管理的依据,并建立古镇分类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古镇日常管理、假日管理、夜间管理模式,确保古镇管理有序。古镇党建联盟还将辖区内三个居委和一个村的党员和居民群众联结起来,构建社区共治体系,建立“古镇社区议事厅”,邀请党员和居民代表参与商讨古镇管理,发挥群众的智慧。
新场古镇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新区文化功能建设的重要承载区,也是新场原住民“记得住乡愁”的生活空间。立足于文化是古镇的魂,古镇党建联盟积极引导古镇公司、新场小学、文化中心三家党支部共同创建“古镇情怀”文化品牌,策划组织《古镇名人集》的收集、整理。举办了古镇民俗文化节、上海“文化遗产日”等系列主题活动,弘扬古镇海盐文化及原住民文化。编辑出版《新场梦华录——古镇新场口述历史专辑》,通过采访古镇老者描绘新场历史沿革。出版《家在新场》,通过对古镇的介绍,增强群众的“爱古镇、爱家乡”的情怀。新场小学还开发了地方特色校本课程《走进新场古镇文化》,使古镇文化历史走进校园,普及至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