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16日,改编自流传于浦江两岸“冤魂杀鬼子”这一民间传奇的沪剧《乡魂》在宝山区成功上演,这是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继《挑山女人》、《红叶魂》等口碑佳作之后的又一精品力作,再度在宝山这片沪剧热土上掀起观剧热潮。
聚力聚焦,合力激发文艺创作活力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同时也正值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一周年,为加强文艺创作,讲好百姓故事、反映时代主题、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和民族精神,宝山和闵行两区决定运用“政府采购、共同投入”的模式,由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挑山女人》原班人马将流传于浦江镇的“冤魂杀鬼子”这一民间传奇故事搬上沪剧舞台,谱写了两区合作打造原创戏曲的佳话。
抒情抒怀,扎根人民讲好百姓故事
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是文艺创作永恒不变的主题。《乡魂》的艺术总监华雯强调,此次选择抗日题材剧,就是看中了它“接地气”、“扎根人民”、“源于民间”:“我们不想对主人公进行‘拔高’,剧中人就是一群最朴实的农民,他们没有多少学问,也不会讲那些民族精神的大道理,他们就是为守卫家园,和日本强盗斗争到底。这种捍卫家园的决心,我觉得就是民族精神。”
导演秦雷决定打破传统沪剧总打“苦情牌”的老套路,尝试独辟蹊径,创新采用诙谐手法来展现这段传奇。在沪剧中融入喜剧元素,总体呈现诙谐的轻喜剧风格。使得《乡魂》既有让人潸然泪下的苦情片段,又有让人为百姓民间智慧叫好、为诙谐桥段鼓掌发笑的轻松时刻,让观众在舞台表演的一呼一吸中,感受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情怀,不断传递团结共进、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据悉,沪剧《乡魂》在前期创排过程中,已在闵行成功试演10场,社会反响强烈。此次正式公演后,将在宝山、闵行两区乃至上海市区剧场进行规模性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