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闵行吴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科负责人姚斌今年第一次以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与党员们一起座谈“七一”感受,想起党组织多年来的培养和教育不禁心中充满感激。与姚斌一样心存感激和激动的还有该中心中医师王小明、住院部护士长邱丽君等。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和语言,表达同一个心声:感激党组织的栽培,要在各自的岗位上争挑重担。
近年来,随着紫竹国家高新区开发建设力度的加大,大批农民因为动迁而成了社区居民,而部分还没有动迁的农民则依然留在农村。面对服务格局的变化,吴泾社区卫生服务点从原来的8个增加到现在的24个,加上家庭医生团队的建立,工作任务很是吃重。吴泾社区卫生中心党支部也随之调整工作重心,加大培养教育力度,吸引更多青年靠近党组织,鼓励他们成为创新、服务的先锋。
吴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建立了发现、教育、培养等机制,采取了政治上加强引导与业务上压担子相结合等方法,使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技术精、患者评价高的青年人脱颖而出。
该中心党支部还实施梯队培养模式,发挥“党员人才库”的优势,让党员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服务中深化宗旨意识,使党员骨干觉得在社区医疗服务行业仍大有可为。从吴泾镇五个家庭医生团队长的构成情况来看,团队长是党员的占了80%。有着10多年党龄的家庭医生服务科负责人陆海峰走街串户,对独居老人关怀备至,被誉为“老年病人的拐杖”。家庭医生团队长、共产党员陶勇军和李娜,在自己的岗位上,带领团队尽心尽力做好“服务送上门,关心做到家”的工作,受到老年群众的好评。中医门诊的新党员王小明刻苦钻研医术,被城乡居民誉为“社区的好医生”。慕名前来求医的患者络绎不绝,以至于每天除了叫号限人数以外,还得由居委会派两名志愿者前来维持秩序。
吴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新机制育新人,不仅有效激发了党员青年的积极性,而且还带动团员青年一起进步。青年医师孙洪波潜心学习医术,热心服务患者,以神奇的银针治愈了百余例疑难杂症,收到了20多面锦旗。面对赞誉和感谢,这位年轻的医师表示,平时工作中,党员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我要用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