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浦东一普通新建小区曝出每月2600元的天价停车费,这已经大大超过了今年4月刚刚调整过的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真是让人非常难以理解。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的工薪家庭都有了自备车,停车本来也算不上一件大事,笔者所居住的浦东中环附近的小区原来是不收停车费的,后来物业设施改造后也只是象征性地每月收100元管理费而已,毕竟不是商业停车场,小区内的公共设施归根到底是属于全体业主所有,回家睡一觉就要交上80多元的停车费实在匪夷所思。
今年3月1日,上海小区停车费的政府定价已经取消,开发商和物业公司拥有定价权,但并不意味拥有随意“涨价权”,如果都怀着趁小区新建业委会组织不完善的机会,从停车费上“捞一票”再说的想法,实在是与政府简政放权把“市场定价权”交还给市场的初衷背道而驰。
停车和吃饭穿衣不同,不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一项“必须消费”,也不应该为此增加过多的生活成本。天价停车费归根到底还是由资源垄断造成的,如何破解,相关部门需要管理的智慧,更需要决心。比如对于小区自治组织的指导和扶持要全方位地加大力度和投入,不仅要全面放权让居民自治,更要帮助提升居民的自治水平,挖掘社区中愿意参加自治的高素质人才,转变居委的工作职能,让其为居民自治组织提供更好的保障服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类似小区天价停车费这样的管理难题。
大城市的生活不容易,不能让小小的停车费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一个大大的负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