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到十三年前工作过的亭林拜访几位老友,文体中心的张主任是其中的一位。和张主任聊得最多的是亭林腰鼓,聆听他讲述亭林腰鼓的来龙去脉和取得的佳绩,他心里满满的成就感尽现眉宇之间,也使我由衷地感到:亭林腰鼓是激荡生命的鼓点。临别时他赠送我《亭林腰鼓》一书,还恳请喜欢爬爬格子的我为亭林腰鼓写点东西。盛情难却,谁叫我是两镇合一后的新亭林人呢。
其实,对亭林腰鼓我也早有耳闻目睹,精湛的鼓艺舞出了东方鼓韵、东方鼓魂、东方鼓跃、东方鼓律,在近年来参加300多场次的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被列入我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亭林也因此被授予区级腰鼓训练基地和市级腰鼓活动基地。作为“一镇一品”特色文化项目的亭林腰鼓,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市郊民间文化新亮点和吸引投资创业的新名片。
读完《亭林腰鼓》一书,加上张主任的讲述,我对亭林腰鼓的特点和内涵有了更深了解和认识。亭林腰鼓吸纳了安塞腰鼓的粗犷、豪迈、奔放,融合了江南腰鼓的激情、典雅、柔美,形成了二者兼备、静动结合、张弛有度、鼓点遒劲、动作矫健、舞姿飘逸的特点,展现了深厚文化积淀的无限魅力,传递了千年古镇新城的腾飞神韵。尤其是那形体的动作与鼓点的声响,在共时态中互激互融,合二而一,组成了一个表现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泉的整体,无不使人感受到生命奔腾踊跃的力量和生命慷慨激昂的赞美。看过一次颇具艺术感染力的亭林腰鼓,就足以让人叹为观止。
从美学的角度讲,亭林腰鼓还美在火热的场面,舞者忘情的击打鼓面,爆发出令人震撼的鼓声,场面壮观,气势不凡;美在鼓声的激情,那“隆隆”的鼓声,能让人的血液温暖起来,流淌起来,活跃起来;美在舞者的神情,舞者将自己的激情化作一双鼓槌,所有的快乐、现实、梦想一览无余的写在脸上;美在变幻的舞姿,音乐与鼓声共鸣,人体与鼓槌共舞,光影交替,千变万化,令人拍案称奇。一句话,亭林腰鼓,是一篇用雄浑激越的鼓点敲出的优美豪放的诗章,是一首用飘逸潇洒的舞步舞出的动人心魄的神曲。
在与张主任的闲聊中,得知他正在筹划以亭林腰鼓为主的“十鼓”系列项目,延伸、拓展亭林腰鼓,把亭林腰鼓打造成独一无二的“鼓文化”系列精品。我相当期待他的“十鼓”系列项目能得以顺利实施,也相信他和他的鼓友们一定能精益求精,让亭林腰鼓捶出更激荡生命的鼓点,让乡村大舞台响彻更动人的生命之歌,让历史悠久的“鼓文化”在创新中焕发更蓬勃的生命力。
这就是我对亭林腰鼓的理解和认识,也算是对老友恳请的交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