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激情点亮支部
“带头富、带领富”是对农村一线党员提出的新要求。以此为己任,2006年她开始尝试双孢菇食用菌种植,克服了种种困难后,终于使食用菌产业在胡家落户生根,使其逐步成为胡家农民致富增收的产业项目。
为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2007年她自筹资金组建了盘锦市唯一一家双孢菇专业合作社——盘锦万芳双孢菇专业合作社。次年,合作社建立了党支部,她本人任支部书记。通过“合作社十支部十农民”的形式,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核心作用,合作社和农民之间的坚实桥梁。
在她的提议倡导下,党支部确立了“育才、关爱、广助”的建设目标。2008年初,胡家镇红旗村致富产业几乎一片空白,那时,她主动登门帮助村里出点子,引导村里发展棚菜。苦于没有棚菜种植技术,她便自费请来了沈阳农业大学和丹东市食用菌研究社的两位专家为村民进行长期技术培训。经过学习,村民掌握了种植技术,也树起了信心,发展思路也宽广了起来。当年发展蔬菜大棚63栋,且每栋大棚均获利2.5万元以上。经济发展了,许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党员干部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真正成为当地发展致富中的一盏指路明灯。
用热情加快发展
建社以来,万芳合作社实行了统一良种、统一技术、统一产品标识、统一销售和统一信息发布的“五个统一”现代管理模式。在推动本镇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支部的建立更为合作社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仅两年的时间,合作社就由弱变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去年,食用菌大棚发展已到20栋,合作社社员发展到36人,7名支部成员均成为技术骨干和产业带头人,当年实现产值100万元。社员人均收入实现2.2万元。整个红旗村已发展蔬菜大棚150栋。达到户均一栋棚的目标。
棚菜让红旗村的村民腰包鼓起来,也使红旗村旧貌换了新颜。如今走进红旗村看到的是:“大棚片片起,新房排排盖,村路条条修,新车台台进”。近年来,她重新调整了合作社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出了合作社走横向联合、纵向发展的新路。进入9月份,万芳合作社与北镇县新型设施农业有限公司、广西南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东北三省最大的北镇县蔬菜经营合作社达成建立联社的议项。此联社建成后,将使北镇县的棚菜实现大棚、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一条龙”式的发展模式。大大提升该县棚菜生产专业化、标准化水平。 卢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