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村级经济发展了,村民富裕了,生活安居乐业,群众更多地追求精神和业余文化生活的享受。浦东新区曹路镇东海村党支部顺应民意,近年来先后建立了3支队伍,使该村的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发展。
迎朝阳 绿茵场上门球穿梭
每天清晨,在东海村门球场上,只见10多名老年门球队员,他们迎着朝阳,挥杆击球,在每天坚持锻炼的过程中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门球是一项十分适合中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它强度不高,但要动脑筋讲究战术,还要树立团队精神,村里不少人想打门球,但必须要建场地。东海村党支部想群众所想,时任村党支书赵康平讲:“群众的合理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于是村里投资了6万元,建了一个标准化门球场,在村老龄书记胡福明的组织下,拉起了一支20余人的队伍,他们每天坚持活动,经常外出比赛,球艺有了很大的进步。2005年,门球队要到花木参加比赛,由于时间紧、路程远,赵康平特地开车送他们参加比赛,平时村还投入2万余元,添置用品,购买球杆等。2009年,借助开展新农村建设村庄改造之契机,镇、村二级又投入10万余元,完善设施,建造了一个质量更好的塑料草坪门球场。村支部的支持极大地激发了队员们的积极性,2013年东海村门球队参加镇农民健身运动会,派出甲、乙两队参赛,荣获冠、亚军。
音乐响 妇女姐妹翩翩起舞
每当夜幕降临,在东海村办公室底楼的大厅内,灯火通明,音乐阵阵,一群妇女姐妹伴随着有节奏的旋律,翩翩起舞。她们便是已坚持数年的东海村拳操队。
这支队伍现有20余名骨干力量,最盛时有四五十人参加。数年来,无论刮风下雨,酷暑寒冬,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晚上6点半至8点半,唱歌跳舞,度过2小时的美好时光,长期坚持。2012年她们参加镇秧歌比赛获优胜奖,2013年参加彩球操获优秀奖。
灯光下 银球飞舞乒乓声响
打乒乓球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据了解,东海村村民中拥有乒乓台的就有好几家。村党支部因势利导,2013年11月份,组建了一支乒乓爱好者队伍,村里投入3万多元,村党支部书记陆龙均亲自过问,购买乒乓台,铺设地毯,安装空调、灯光等。现在村里有两个设施较好的乒乓房,常年对外开放,每天晚上吸引了一批爱好者,男、女、老、少都有。年过七旬的村民王志良打起球来生龙活虎赛过小伙,还热心联系、协调做好服务工作。民营企业老板蔡金国原来有腰疼等毛病,几年来每天坚持打球,身体健康,事业有成。还有不少妇女姐妹虽然球技一般,只会打“老爷球”,但他们在欢声笑语中锻炼了身体也享受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