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三农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4月0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了多少,在农民心中的地位就有多高
  安徽临泉,一个全国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县。在这个县,大多数人可能不认识县委书记、县长是谁,却鲜有人不知晓县农技服务中心主任杨涛的。流转了7000多亩地的种植大户张友成说,县领导找他,他不一定随叫随到,但杨涛主任的一个电话,无论多忙都会放下手头的事赶过去。

  浙江衢州,一个既没文凭又没职称的“土专家”余贤哲,却是当地农民眼中的“百科全书”,谁遇到农作物方面疑难问题,只要找到他,不管多偏门,总能迎刃而解。被人尊称为“农作物华陀”。

  青海互助,一个大学毕业生张生梅,不当副镇长一心做农技推广,因为她很享受农民对她的信任,觉得“为农民再苦也值得!”

  当下,在世俗人眼里,他们官不过科级,财仅够维持一家人生计,离成功人士的距离不是一星半点。可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靠他们的坚持、服务,赢得农民朋友的充分尊重和信赖,拿他们当财神爷、活菩萨、及时雨……

  杨涛、余贤哲、张生梅,用他们的付出,实实在在帮农民增产增收,在农民朋友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当然,要做到他们这样,绝非易事!

  首先,得有真功夫大本事。杨涛通过反复实验,每年都能筛选出一批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经过不断摸索,掌握了一整套增产增收的集成技术,特别是在小麦灌浆后期,普及应用其研发的5月中旬普施苯甲丙环唑药剂抗衰保叶增产技术方案,有效控制小麦锈病、叶枯病、颖枯病等叶面病害的危害,平均延缓叶功能衰退5至7天,提高千粒重4~6克,亩增产量50公斤左右,让农民节本增效。余哲贤,年近七旬,却在全省农村实用人才农业技能大赛上,夺得理论和技能比武综合总分第一名,农民说,找到他就找到了防治农作物病害的良方。

  其次,得有奉献精神,要耐得住寂寞和清贫。做农技推广服务,常常是风里来雨里走,远离鲜花和聚光灯,越是农业大县,农技推广和服务越发重要,可往往农业大县又是财政穷县。杨涛说,政府财力很有限,指不上,农民挣点钱不容易,又于心不忍,能做的只有自己勒紧裤腰带。

  再有,要吃得了苦。农业生产没有节假日,不分礼拜天,越是天气恶劣越要出现在田间地头。张生梅说,多年来基本没过过节假日:“五一的时候在种,十一的时候在挖,其余的时间在田间管理。”她的住地离试验基地近十公里,没有车只能靠步行,每天走近二十公里。杨涛呢,今年的年还没过完,久旱后的江淮大地飘飘洒洒一场大雪让他兴奋不已。冒着风雪,迎着凛冽寒风,杨涛就奔向地头,指导农民充分利用雪后及时追施速效肥,促苗旺长。

  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把优质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和奋斗,也包括杨涛他们这个甘于受苦、乐于奉献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群体。我们在热情讴歌、高声赞美他们的同时,更希望各级政府、全社会更加关爱他们,在精神、物质上向他们适当倾斜,鼓舞更多的人加入其中,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农村繁荣贡献力量。  肖力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专题调查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报道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市场资讯
   第B08版:国际农业
一些银行为何屡屡“骗保”
做了多少,在农民心中的地位就有多高
北京市182个乡镇全面试行党代会年会制
东方城乡报三农生活B06做了多少,在农民心中的地位就有多高 2014-04-01 2 2014年04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