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沪郊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17家华联吉买盛超市推广光明“好味道”
~~~17家华联吉买盛超市推广光明“好味道”
~~~17家华联吉买盛超市推广光明“好味道”
~~~17家华联吉买盛超市推广光明“好味道”
~~~17家华联吉买盛超市推广光明“好味道”
~~~17家华联吉买盛超市推广光明“好味道”
~~~17家华联吉买盛超市推广光明“好味道”
~~~17家华联吉买盛超市推广光明“好味道”
2013年12月0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明食品为市民后厨房“添香增色”
17家华联吉买盛超市推广光明“好味道”
  为期2周的吉买盛光明食品推广周活动从11月12日至25日举行。吉买盛17家卖场将有专区集中展销光明食品集团品牌产品,乳制品、黄酒、奶糖、蜂蜜、罐头、大米、鸡蛋等近1130种农副产品闪亮登场,本次活动是光明食品集团旗下产品集中销售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

  □通讯员 刘东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中国人的开门七件事。当人们将目光关注于餐桌上的特色美味菜肴时,却很少有人去探究美味背后“默默无闻”的调味料。中国的调味品行业是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行业,调味品生产逐渐形成了精湛的工艺和明显的特色,调料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菜肴的绝佳味道,可谓“百食之先,百味之源”。

  在本届吉买盛光明食品推广周上,有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上海名牌产品:梅林番茄沙司、上海辣酱油、玉棠白砂糖、金枫黄酒、佛手味精素易鲜、冠生园鲣鱼风味日式酱油……每款产品的配料纯正天然,口感出众,使用先进的低温萃取技术,使调味料通过发酵产生多种酶和氨基酸,促进对食材细胞的分解,更加突出食材本身的香味,实现原味再现。

  梅林番茄沙司

  二十世纪20年代,西菜馆里经常用到辣酱油、果酱之类辅佐食品,都是从国外进口,不但价格昂贵,而且经常脱销。于是,几个年轻的中国厨师集资数百元,雇了两名工人,购置了简陋的用具,迈出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几个合伙人都是从事西菜业的能手,熟悉国内外食品的口味。他们在主持西菜业务中品尝辨别番茄沙司的配料成分,几经研究,终于试制出中国的番茄沙司,一举打破了上海滩餐饮业市场上洋番茄沙司一统天下的局面。

  番茄沙司是番茄果肉加糖、食盐在色拉油里和大蒜等调味料一起烩炒调制而成的。番茄沙司一般包含番茄果肉泥,番茄丁,菜椒,番茄籽。以大蒜、牛至、罗勒、洋葱、辣椒粉、橄榄油等为调味辅料。

  小贴士:番茄沙司和番茄酱最大的区别在于番茄沙司可以直接食用,而番茄酱必须经过烹饪处理,比如制作意大利面时加入番茄酱一起翻炒。

  上海辣酱油

  在上海,辣酱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西餐厅推广到其他食品。上海西餐中的炸猪排、罗宋汤用到辣酱油。本地吃食,如生煎、排骨年糕、干煎带鱼有时也用辣酱油做蘸料。辣酱油是西式调味品,采用洋葱、芹菜、辣根、生姜、大蒜头、胡椒、大茴香等近30种原辅料经科学方法加热熬煮,过滤制成,具有酸、辣、鲜混合风味。

  小贴士:黄牌上海辣酱油配合炸猪排、炸春卷、炸带鱼,清蒸鱼、饺子也可以蘸辣酱油吃,风味别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市场资讯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光明食品为市民后厨房“添香增色”
外省市大企业争相落户漕泾镇经济园区
韩国水产专家参观漕泾淡水产养殖业
禽流感余波仍未消 活禽交易走下坡路
崇明巴士410辆 客车装上限速装置
第二届世界健康博览会在沪举行
遗失声明
崇明陈家镇推广稻田蟹鳅混养模式效益高
东方城乡报沪郊经济A03光明食品为市民后厨房“添香增色” 2013-12-03 2 2013年12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