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据了解,国发11号文是中央层面首次专门就海洋渔业发展出台文件,也是自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以来,中央层面再次出台的渔业综合性文件。这对我国渔业发展有什么特殊意义?
牛盾: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198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以来,我国渔业快速发展,水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渔民收入显著增加。2012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5906万吨,连续23年居世界首位,全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43.84千克,是全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倍多。渔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11256元。
但是,在渔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渔业发展正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资源衰退、环境恶化、装备落后、发展方式粗放、涉外渔业管理难度加大等方面,这些问题对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很大的制约和影响。可以说,渔业发展面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持续健康发展能力的战略抉择。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国务院再次就渔业发展问题出台专门文件,对发展方针进行调整、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确定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非常必要、非常及时、非常重要。
问:此次国务院文件对渔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方针做了怎样的调整?
牛盾:《意见》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出台的指导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方面的一个重要文件。《意见》从我国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对我国现代渔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把海洋渔业发展纳入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地建设海洋强国,以加快转变海洋渔业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为主线推动海洋渔业发展。二是突出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坚持生态优先、养捕结合和控制近海、拓展外海、发展远洋的生产方针,着力加强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提升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与过去“以养为主、养捕加相结合”的方针发生了根本变化。应该说,文件充分体现了十八大精神,是新时期海洋渔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问:文件对今后一个时期海洋渔业发展提出了什么具体目标?
牛盾:文件提出了近期目标和中期目标。
近期目标是,到2015年,海水产品产量稳定在3000万吨左右,海水养殖面积稳定在220万公顷左右,其中海上养殖面积控制在115万公顷以内;近海捕捞强度有效控制,外海和远洋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海水产品精深加工规模不断扩大;渔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渔民收入稳步增长;渔船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安全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护渔维权能力明显提升;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修复能力明显提升,渔业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中期目标是,到2020年,海洋渔业基础设施状况显著改善,物质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海水养殖生态健康高效,渔船数量和捕捞强度与渔业资源可再生能力大体相适应,海水产品供给品种丰富、质量安全,海洋渔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渔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维护海洋权益作用明显增强,形成生态良好、生产发展、装备先进、产品优质、渔民增收、平安和谐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
问:从农业部门来讲,当前的重点工作是什么?
牛盾:当前,有几项具体工作需要重点抓好:一是加快池塘标准化改造,继续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启动健康养殖示范县(场)创建活动;二是加大渔业装备升级改造力度,继续推进海洋渔船更新改造;三是加大避风渔港建设力度;四是启动并推进渔民上岸安居工程;五是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海洋牧场和保护区建设工作力度。
我想重点谈谈渔民上岸安居问题。国务院领导对此很重视,2011年以来,有多位领导同志几次做出批示。根据批示,住建部、发展改革委和我部开展了以船为家渔户摸底登记,截至2012年底,共登记无房户57363户,192166人;危房户21678户,72621人。目前,住建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和我部正在筹划工程项目,初步测算需中央投资约13亿元,计划2013年启动实施。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多部门、多环节,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统一推进,特别需要地方政府在落实建设用地、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和社会保障给予大力支持。当然,这也是造福千万渔民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对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也大有好处,我们将协同有关方面全力推进这项工作。
我认为,我国海洋渔业发展有较好的基础,当前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并大力扶持,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我们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把握重大机遇,加大工作力度,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同时加强对中央精神的宣传贯彻,凝聚共识、凝聚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共同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