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文化体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7月0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更多市民享受社区文化建设成就
□王星云
  如何让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物尽其用”、“人享其需”,让居民享受到他们所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申城公共文化管理部门不断琢磨新思路,创造委托式管理、志愿者管理等新的模式。最近,由市文广局指导,闵行区宣传文化部门联手大型企业,首次举办“七宝社区文化周”。一周的活动丰富多彩,既有七宝镇残疾人朋友的“文化之旅”,参观闵行区春申文化广场,还有公共图书馆服务主题活动、农民工露天电影专场、社区跳蚤市场活动、社区文化建设交流、儿童国学讲座等,营造熟人社区良好氛围。这些,就是上海群众文化形式的一个很好探索。

  社区市民文化的活动,目前基本上都是依托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进行指导,借助每年的社区文化节,邻里节和民俗节庆,组织群众文化的创作、排练和演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作为政府主办、设置在街道(乡镇),融文、教、科、体、信息服务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公益文化设施,就硬件而言,无论是数量还是各方面配置,一直都走在全国前列,服务管理水平也超过其他城市社区,但是如何更好发挥作用,在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组织引导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市民多层次的精神需求,在提高市民参与率和吸引力上面,仍然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提升潜力。

  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和水准,考量上海一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水平。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目前在基层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因此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职能,除了每年组织文化节活动,下派小区文化指导员,培训文化团队和服务员,还应该根据社区建设实际,延伸目前的社区文化,细致深入地延伸群众文化活动的触角和方式,要借助社会力量转型拓展,把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在现有的街道、乡镇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到每一个居委会和村,下沉到居民小区和市民身边,实现文化功能的落地和覆盖到位。

  上海目前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模式,已经开始探索“企业社区联手”、“委托式管理”、“志愿者管理”等新型的管理方法。上海的万科社区内,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一直是特色,去年万科在社区推出“熟人社区”系列活动,万科企业以基金项目形式,提供文化活动需要的物资,鼓励社区居民成立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团队,支持业主们以健康、丰富的形式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建立“熟人社区”,万科的设想得到地方宣传文化部门支持,一场由企业与政府共同举办的大型“文化活动周”顺利举办起来。这种从现有的“安排服务”,变为“居民需求什么,中心服务什么”;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公益团体提供文化志愿服务,鼓励更多有责任感的企业参与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为社区居民服务,同时还鼓励和提倡居民之间的相互服务,支持更多的社区居民成立自己的文化社团,并为更多社区的居民提供服务,建立和谐的“熟人社会”,既是都市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创新形式,也是今后上海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转型方向。

  现在许多有责任感的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关注社会事业的发展,愿为社区文化贡献一份力量。上海要尝试在更大范围,引导更多有责任感的大型企业,积极参与到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中来;同时应继续推广闸北临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以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方式,引进民办非企业单位,全权委托管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日常运营的“委托式管理”,普陀区宜川路街道采取的“志愿者辅助管理”模式等新的社区文化管理模式等百花齐放的探索服务市民的各种模式,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追求市民享受文化活动的最大感受,目的是让更多市民享受社区文化建设成就,体会申城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三农生活
   第B06版:市场资讯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申港街道着力提升新城文化底蕴
百姓书社为村民 风雨无阻送书行
黄世钊:十年寒窗磨剑 著成书法教程
外冈镇庆祝建党91周年
让更多市民享受社区文化建设成就
东方城乡报文化体育A07让更多市民享受社区文化建设成就 2012-07-03 2 2012年07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