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推荐选举让群众挑选“领头人”
张家山街道社黄村陈水生是种菜能手,在公开推荐选举中,他被村民选为村民小组长。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如今以社黄村小组为核心的种菜农户达200多户,种植面积已超过3100亩,菜农每亩年收入由原来的3000多元提高到5000多元,社黄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基地。
社黄村村民陈伟民说,陈水生不但自己能干,而且热心帮人,他手把手地教大家种菜,村民要致富,村里要发展,需要的就是陈水生这样有能力的“领头人”。
樟树市委书记黄玉剑说,在选拔村民小组长的过程中,樟树市要求各个乡村通过公推公选的方式,把主动权交给群众。选拔的重点放在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和返乡务工青年上。目前,全市2983名村民小组长中,有2878名村民小组长是通过公推公选方式产生的,占全市村民小组长总数的96.5%。
同时,樟树市将村民小组长纳入乡村干部培训工作规划,利用地方党校、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轮训培养村民小组长,重点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全市计划培训村民小组长7000多人次,所有村民小组长至少轮训两遍。樟树市委组织部部长李文华表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村民小组长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两年多来,樟树市一批“乡村能人”被推选为村民小组长,一些优秀的村民小组长还被培养成党员和村干部,不仅有效解决了一些村民小组长无力干事的问题,而且给村级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目前,全市2983名村民小组长中,有各类种养能手1256名,农村实用技术人员497名。去年村“两委”换届中,全市共有78名村民小组长当选村干部,108名村民小组长加入党组织。
●公开岗位职责让村民小组长有职有权
张家山街道郭坊村村民小组长余明贞说,当村民小组长不仅要协助镇村干部收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费、农田水电费,还要帮助邻里调解矛盾纠纷,事情又多又杂。但村民小组长没有地位、没有权力,到村民家做工作,村民都爱搭不理,为村民办事像在求人。
为此,樟树市制定公示了村民小组长岗位责任制,规定村民申请宅基地、办理户口迁移,村里确定救济对象、处理组里的集体资产等都需要征求村民小组长的意见或要他们签字同意。同时,明确村民小组长在政策宣传、生产服务、土地协管、村务监督等方面的14项工作职责。
张家山街道党委书记何林仔说:“市委明确,对涉及全村的一些重大事项决策,村里都要邀请村民小组长列席参与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真正使其有职有权,理直气壮,有地位有威信”。
阁山镇上阳村村民小组长黄新元说:“现在村里确定低保户,事先都要征求我们的意见,看到我们与镇里干部打交道多了,在外打工的村民也时常找我们帮忙办证、报销药费,我们在村里说话管事也有威信了,如今当村民小组长,在百姓眼里就是个能人。”
阁山镇黄家巷村村委会主任罗俊古说:“以前小组长有名无实,自然懒得去管事,我们村干部就像救火队一样,整天东奔西跑,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如今村里邻里发生纠纷,热天护林防火等工作,村民小组长主动去化解,带头去巡查,他们成了我们的好助手。”
自2011年至今年4月,樟树市的村民小组长及时化解带有苗头性的矛盾纠纷2300多起,樟树进京非正常访数、赴省重复集体访数和群体性事件数均为零。
●公开民主评议让村民小组长想干事有盼头
为激发村民小组长干事的积极性,樟树市一方面提高他们的报酬待遇;另一方开展群众评议,加强考核监督。店下镇竹山村村民小组长陈文喜说,以前当村民小组长从年头忙到年尾才几百元,还不如外出打几天工挣得多。樟树市委组织部调查显示,原来很多村民小组长每年收入在500元以下,没有集体收入的村小组甚至是“零报酬”,村民小组长干事没劲头。
为此,樟树市出台规定确定村民小组长每年的报酬不低于1500元,除领取现有报酬外,乡镇还根据村民小组长工作量和完成重大工作情况对他们进行奖励补贴。逢年过节,市、乡两级干部都要走访慰问一批村民小组长。每当村民小组长及家属有困难时,乡、村干部必访必帮,让村民小组长遇到困难时有盼头。
樟树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欧阳细生说,每到年底,樟树市各个村都会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按“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次,对村民小组长进行民主评议考核。对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的村民小组长,村里将开展批评教育或进行调整。同时,樟树市委每年还会依据村民小组长年度考核和群众评议情况,组织评选出百佳村民小组长,对他们进行表彰和公开宣传,增强他们的荣誉感。
两年多来,樟树市一批组织能力强、办事热心的能人被推选为村民小组长,他们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赢得百姓肯定。阁山镇黄家巷村是樟树市有名的“农家乐”旅游村。村民刘志红说,村民小组长兰桂清是个热心人,平时邻里有纠纷,他主动上门调解,看到村里有垃圾,他带头清理搬运。去年兰桂清被群众投票评选为优秀村民小组长,还当选市党代会的代表。
村民小组长兰桂清说:“被村民选为村民小组长,干得不好,就要听他们的数落,在村里没面子也抬不起头;干得好,市里给荣誉给奖励,这让我们干事既有压力,也有动力。” 余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