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沪郊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3月20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色农产品营销也要研究对策
  □一溪

  特色农产品,也并非“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虽然特色有助于农产品的营销,但不掌握营销策略,照样会出现滞销。青浦区白鹤镇梅桥村180多家每户几乎家家都种草莓,400多草莓地从贱卖到旺销,前后不同的遭遇,向我们道出一个看似简单但却往往会被忽视的道理,特色农产品营销也要花力气研究对策,把一个村、一个镇、一个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营销这篇文章做好,是助农增收的一个突破口,否则就会陷入“拿着金饭碗讨饭”,增产不增收的窘境。

  特色农产品,也并非“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虽然特色有助于农产品的营销,但不掌握营销策略,照样会出现滞销。青浦区白鹤镇梅桥村180多家每户几乎家家都种草莓,400多草莓地从贱卖到旺销,前后不同的遭遇,向我们道出一个看似简单但却往往会被忽视的道理,特色农产品营销也要花力气研究对策,把一个村、一个镇、一个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营销这篇文章做好,是助农增收的一个突破口,否则就会陷入“拿着金饭碗讨饭”,增产不增收的窘境。 

  特色农产品,贵在特色,成在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优势,没有优势就没有市场,特色农产品助农增收,一定要打破单家独户经营方式,提高组织化程度,要走合作社经营之路,在“草莓村”基础上还可打造“草莓镇”,甚至通过品牌输出形成更大规模,否则就无法形成质量和规模优势,也就无法凸现特色农产品助农增收的放大优势。

  特色农产品,成在规模,赚在品牌。特色也许是与生俱来,品牌却需要后天培养。品牌美誉度一靠真材实货,二靠包装提升。“草莓村”的品牌效应还要进一步打造和唱响,在如今村村镇镇种草莓的情形下,如何使“草莓村”的草莓品牌效应脱颖而出,提高附加值,还有许多文章要做。 

  特色农产品,赚在品牌,赢在保护。草莓以其鲜艳可爱的外形和丰富充足的营养,近年来在水果市场上的宠爱度不断升温,尤其受到中青年白领消费者群体的追捧,所以乘势而为,通过实地采摘等形式提升附加值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招数,但要注意在人气旺盛时防止忽视品质保护追求短期效益,要视品质为生命,“倒品牌易,树品牌难”。近年来,上海郊区一些特色农产品(诸如8424西瓜、大团水蜜桃、马陆葡萄等)屡遭“李鬼”假冒的事例提醒我们,做好品质、品牌的自身保护是特色农产品赚得多、赢得久的重要环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三农生活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2012年致全市农民支农政策公开信
特色农产品营销也要研究对策
“草莓村”农户卖草莓缘何不再难?
九星文化收藏品市场淘宝好去处
东方城乡报沪郊经济A03特色农产品营销也要研究对策 2012-03-20 2 2012年03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