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3月20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浦东农民二十年的创业致富之路
  □记者 陈宗健

  从种植西甜瓜,到耕种粮田与农机服务,进而又搞起了蔬菜种植与特种水产养殖———浦东南汇农民潘林军在近20年的涉农路上立足多元发展,由种植业到养殖业不断拓展新路,从一个普通农民变为执掌两家合作社的理事长,将手中的产业渐渐打造成型。

  潘林军早年丧父,家中曾背负父亲治病时所欠下的一大笔债,可谓一贫如洗,所以17岁那年,潘林军便不得不辍学只身去了西北兰州谋生。潘林军有些哽咽地告诉记者,他当时穷得就跟个要饭似的,身上裹着的是他姑妈为他做的劳动布衣服,一张起程车票也是由别人替他出的资,口袋里空得连一分钱都拿不出来。

  到兰州后,潘林军找了一份泥水活,从学徒到工匠在建筑工地苦干了近十年。1990年,他打道回府,在南汇老家包地种甜瓜,并请了4个有种植经验的老农替其打理,成了一个种植专业户。当时,许多农户由于对搞大规模种植有些畏首畏尾,怕弄不好蚀本,所以全都退守在一亩三分地里打转转,这由此更坚定了潘林军放手一搏的信心,让潘林军从中看到了市场竞争的空白点。

  于是,潘林军果断出手,在老家一口气包下了10亩地,将创业构想迅速付诸于行动,结果大获成功,第一年便获利六七万元,掘到了他创业路上弥足珍贵的首桶金。第二年,尝到甜头的潘林军又一鼓作气扩地10亩,除了继续种植“伊里莎白”甜瓜外,还增加了“早春红玉”和“8424”等西甜瓜种植品种,将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并再次获得成功。

  五年后,潘林军的西甜瓜基地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80亩,不仅种植品种更加丰富,其手下也有了一支相对固定的种植队伍,初具规模。2002年,南汇一家西甜瓜种植龙头企业负责人主动找上潘林军,诚邀他一起赴江西进行合作考察,并与其联手打造了全江西第一家正宗的“8424”西瓜种植基地,依托南汇瓜果的品牌优势将种植技术向异地进行辐射,由此进一步提升了潘林军在南汇同行中的影响力。

  2007年,随着国家农业扶持政策的日益深入人心,扩容意识也在潘林军的脑中进一步得到释放。于是,跃跃欲试的潘林军在南汇东海农场又包下800亩地,饶有兴趣地搞起了小麦水稻种植。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潘林军在与朋友的一次聚会中,不经意间又发现了“马兰头”种植的诱人市场前景,于是他又立马拿定主意,协同妻子投资创建了一个200亩“马兰头”蔬菜种植基地,做上了浦东东海镇上小有名气的“马兰头”之王。

  潘林军有些意味深长地告诉记者,多年来,得益于政府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托底扶持,要不然,自己也许至今也不会有胆去迈大步,可能到今天也还只是一个单打独斗的小农户。目前,潘林军正在积极寻找养殖开发用地,准备下大力打造一个养殖规模在200亩以上的龟鳖及虾蟹水产养殖基地,为自己再创一个更具竞争力的“财源孵化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三农生活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2012年致全市农民支农政策公开信
上海“l23l6,信息惠农家”活动正式启动
申城首次拥有全国知名白酒品牌企业
“红盾维权”宣传走进高桥社区
心手相连共沐阳光
防范从我做起共筑平安家园
遗失声明
一个浦东农民二十年的创业致富之路
东方城乡报综合新闻A02一个浦东农民二十年的创业致富之路 2012-03-20 2 2012年03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