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动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奉贤西渡水岸家苑居民自建书香苑益民的故事
~~~——奉贤西渡水岸家苑居民自建书香苑益民的故事
~~~——奉贤西渡水岸家苑居民自建书香苑益民的故事
~~~——奉贤西渡水岸家苑居民自建书香苑益民的故事
~~~——奉贤西渡水岸家苑居民自建书香苑益民的故事
~~~——奉贤西渡水岸家苑居民自建书香苑益民的故事
~~~——奉贤西渡水岸家苑居民自建书香苑益民的故事
2016年11月10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缕书香润万家
——奉贤西渡水岸家苑居民自建书香苑益民的故事
  □通讯员 孙燕

  居民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课堂可以没有讲义,也可以没有课桌;内容可以源于生活,也可以源于理论……每周二、周四,奉贤区西渡街道水岸家苑的居民都会聚在“睿智书香苑”,通过以书会友、以文润心,唤醒邻里情,告别旧陋习。

  88岁的王秀芳介绍说,有着2000多户居民的水岸家苑,是西渡街道一座典型的“小联合国”社区。居民与居民因地域、学历、观念和习惯各不相同,互不来往、互相抱怨是常事,曾给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去年,在水岸居委会党支部的引领下,居民区10多位热心党员和居民共同发起“书香苑”后,这一“特殊情况”终于破冰,原本不能化解的矛盾在读书释理中消融。王秀芳由衷感慨:“过去,小区里常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发生。现在,不仅一些不文明行为消失了,而且大家还特别注意讲礼貌,让人很惊讶。”

  当然,“读书苑”不是居民区里“知识分子”的“专利”。为了让更多的居民都能学有所获。67岁的张佩珍主动当起“人文教师”,定期开课为居民讲述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建筑特色,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异国风情。70多岁的李雪华是“政治老师”,他喜欢把平日里收藏的阅兵照片、视频拿出来与居民分享,激发了不少居民的爱国热情。60多岁的江根娣擅长摄影,她不但细心教居民“玩洋玩意”,还主动为居民拍全家福,非常受欢迎。随着居民们的需求越来越高,“读书苑”里的热心人士还主动请缨,纷纷到外面去请老师。奉贤区中医院的专家、区气象局的工程师、区司法局的老干部等纷纷走进“读书苑”,如何养生、怎么应对雾霾、如何防范诈骗……一项项小知识、小诀窍让居民受益良多。一位80多岁的方阿姨,腿脚不便,但每次“读书苑”活动都不缺席。隔壁小区的唐竹萍甘愿早起,也不愿错过“上课”。

  渐渐地,“读书苑”里的人越来越多,从刚开始的几个人变成了现在的百余人。其中,还有不少“80后”和“90后”。更让人惊讶的是,相互交流、学习也从台上转到了台下。每逢传统节日来临,居民们就会自然聚会,或举办烹调比赛、或开办花卉展、或进行端午知识竞赛、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居民区生活精彩万分,邻里和谐蔚然成风。

  一缕书香润万家,给居民区带来了巨大改变。水岸居委干部茅秀娟说,居民们的文明素质提高了,环境更靓,治安环境更好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头条
   第A04版:观点·典型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农事
   第A07版:关注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畜牧
越来越多的市区专家来到村民家门口
松江首个组合式终身教育学习平台上线
抓好“五个一”助推乡贤文化建设
金山区级机关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举行
松江举办宣传干部培训班
“骑士梦想,城市畅行”骑行活动在大团鸣枪
一缕书香润万家
东方城乡报动态A05一缕书香润万家 2016-11-10 2 2016年11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