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进入“去散户”时代
经历了今年上半年的持续上涨之后,猪肉价格开启了下跌模式。除了早已被国人熟知的“猪周期”外,海外廉价猪肉也正在冲击国内市场。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口猪肉猛增。而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猪肉平均价格仅相当于中国的约三分之一左右,即便加上关税和运输费用,进口成本仍然远低于国内猪肉的生产成本。
海关总署公布2016年1-8月份的进口数据显示,前8个月我国进口猪肉总量达113.8万吨,进口金额比去年同比增长270.9%,创历史新高。由于受进口猪肉攻占市场的影响,进入9月份至今,猪肉价格仍涨不上来。“面对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和环保新规的限制,在国内生猪期货还未正式上市交易的情况下,目前像我们这类的中小型的生猪养殖业主只能抱团取暖、加强和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的合作,从而分散价格大幅涨跌的风险。由于价格波动的不可预期性,只能随行就市地卖出存栏。”宁波某中型养殖场经理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猪肉价格波动,养殖企业第三季度报告存栏数却仍呈上涨的走势。因此,要想应对猪周期给生猪产业上中下游带来的不稳定影响,生猪养殖应规模化发展。”
中小养殖场抗风险冲击能力很弱、猪价大幅下跌、其资金链很容易断裂等问题,中美大宗商品数据分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JimHuang表示,提供一个可行的对冲工具将有所裨益。他指出,从芝加哥交易所于1966年开始生猪合约起,美国猪肉行业历经整合兼并后,最终只剩下几家大公司控制供给。而在中国,市场是由小企业掌控,其中的大公司,例如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占到的份额约为5%。猪肉生产商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大企业的标准化生产意味着对价格的更多控制,这有助于降低价格波动。
“我国一年猪肉产量在5500万吨,折算毛猪大概6700万吨,如果按照今年前9个月生猪均价,产值达到1.2万亿元。生猪产业链长,涉及饲料原料、饲料加工、生猪繁育、生猪屠宰及猪肉加工消费等,属于超大产业链,中国猪肉产量占全球50%左右。”布瑞克研究总监林国发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林国发表示,美国生猪期货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挂牌交易,进而养殖户行业兼并整合加快,使得价格波动显著收窄,波动周期延长。目前我国生猪养殖集中度仍偏低,生猪期货上市有利于我国养殖集中度上升,提高生猪养殖水平,降低与国际主要生猪养殖国家的差距。
(未完待续)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