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城乡一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10月31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虐杀动物还需法律干预
  【事件回放】  今年8月,微信、微博中转载了一组“虐驴男活割藏野驴”的图片。照片中,一名男子正残忍地用刀从藏野驴身上割肉。近日,西藏自治区札达县检察院以涉嫌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对非法虐杀藏野驴案的两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微博热帖】

  @环保专家刘少英:这是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藏野驴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捕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重的会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失衡,也会导致物种珍贵基因的流失。高原生态更为脆弱,杀害藏野驴的行为对生态破坏就更为严重。

  【编者观点】

  近年来,新闻上频现虐杀动物的事件,血腥场面惨不忍睹,跟动物被虐杀相比,人心的暴戾倾向才更加可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虐杀属于扭曲和变态的表现,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动物的痛苦之上,表明其缺乏基本的悲悯与爱心,对生命也缺乏敬畏。虐杀动物并对此进行宣传,这已然超过了道德的范畴,而成为一种可怕的社会病症:假若越来越多的人对虐杀、鲜血和残忍的场面,不是心存悲悯而是见怪不怪,或者以此为乐,那么人们解决问题的手段不再基于理性,遵守道德与法度,而是讲求力量的强弱与势力的大小。

  有心理专家把这种虐杀行为上升到病理的程度。认为虐待动物是一种精神障碍的表现。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三。首先,人性多面,暴力因素是天生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道德、法律和善良的因子能够有效抑制暴力冲动。第二,都市人群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在日益攀升,但有的人未能寻找到一种正确的宣泄方式,因此会在一些契机下通过伤害动物来满足自己的心理快感。第三,法律约束上的欠缺所导致的侥幸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纵容了这种行为。虐待小动物对于施暴者来说,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宣泄途径,既能使欲望得到满足,又相对较不容易被曝光,而付出相应的代价。如果这种扭曲的心理障碍不得到及时疏解,其迫害对象将可能从动物转换为人,包括陌生人、亲友甚至自己。因此建议这些有精神疾病倾向的施暴者及时通过正规渠道,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治疗。

  而从环保层面来讲,时下在动物保护方面,只有《野生动物保护法》,它的重点在于保护一些较珍稀的野生动物,而对不属保护范围的动物,似乎无可奈何。这次检察机关能以一组照片作为线索,及时介入调查案件并提出公诉,这是对虐杀动物事件最好的回应,也是对公众要求的正面交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娱乐现场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社会民生
   第A08版:广告专版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专版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禁毒
   第B08版:社区·副刊
亚马逊6大海外站点开通直邮中国服务
点击
士林夜市空降上海世博园
热议
抓拍
虐杀动物还需法律干预
申城阳光退避,迎来多天降水
东方城乡报城乡一周A02虐杀动物还需法律干预 2014-10-31 2 2014年10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