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我国85%以上的土地资源为非耕地资源,其中沙漠和戈壁滩等荒地面积已占到陆地面积的1/7。如果要能科学合理开发非耕地资源,既可以使我国耕地保有量坚守18亿亩红线,同时也解决果菜等经济作物与粮争地矛盾。
蒋卫杰表示,种植要有土壤,无土栽培的话是不用土壤来种植东西,国外的无土壤栽培就用营养液成本这个东西比较高,虽然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人工土壤来代替天然的土壤,人工的土壤在非耕地上面进行种植,主要就是,现在主要就是蔬菜,然后葡萄、食用菌、蔬菜等等种类就多了,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西瓜、甜瓜这些都可以。与可耕地农业相比,非耕地自然环境条件比较恶劣,一般需建造栽培设施、节水灌溉设施和土壤改良等,不过蒋卫杰也算了笔账,相关技术带来的收益还是比较可观的。成本的话一亩地温室里投资大概四五万块钱,一年的收入1.5万元到2万元,贫困地区的一户只要有一个棚,他种上葡萄、蔬菜,一亩地至少1.5万元以上,蔬菜的面积可能更大一点。
我国甘肃、新疆、宁夏等地在戈壁滩、沙漠及不适于粮食作物生产的荒坡地等发展蔬菜、果树、食用菌等设施园艺已有成功经验。不同区域水、光、温和土壤等自然因素,以及运输条件、产品销售依然是问题,蒋卫杰认为光靠科研来提高非耕地园艺作物经济效益还远远不够。
蒋卫杰同时表示,他们会在非耕地上面做一些成本比较低的专用容器,或者是一些比较尖的槽子什么的,然后把这些人工的器具放进去,再然后,就在上面种植。打个比方,就有点像类似于盆栽似的那种,但盆栽的话成本太大了,而它基本上原理是差不太多的。 满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