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一苇
嘉定梅山猪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嘉定梅山猪何以成为畜禽领域的重要种质资源?梅山猪与嘉定有哪些渊源?嘉定为保护梅山猪又作了哪些努力?近日,位于嘉定工业区沥江生态园的嘉定梅山猪文化馆正式亮相开馆,展馆以图文形式全面介绍了嘉定梅山猪的发展历程,让更多人了解嘉定地方传统特色农业资源——嘉定梅山猪。
文化馆分为历史沿革展区、地标农产品展区、科研开发展区等多个展览区域。历史沿革展区主要介绍梅山猪与嘉定的历史渊源。地标农产品展区向市民展现嘉定是如何保护梅山猪这个宝贵的猪种遗传资源的。在科研开发展区,市民可以了解嘉定是如何稳步推进对梅山猪的保种选育和开发利用的。
据了解,梅山猪是嘉定农民培育出来的一种体高头大、身黑脚白、温顺早熟的猪种,是世界上产仔数最多的猪种之一,其高产性能已被国内外畜牧界所公认。嘉定位于太湖流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饲养梅山猪提供优越的条件。早在500多年前,嘉定就已饲养梅山猪。据《嘉定县志》记载,明正德四年(1509年),梅山猪曾作珍品上贡,满朝文武皆为之称颂。1958年,嘉定区梅山猪育种中心在嘉定种畜场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开启了以培育梅山母猪为主的探索之路。经过多年的选育,逐步育成了现在的嘉定梅山猪。
1962年,嘉定在原有19头梅山猪的基础上,对公社、大队两级养猪场的母猪进行选种扩群,形成梅山猪育种网络。经过对嘉定梅山猪开展一系列选配选育、种质研究、提纯复壮等工作,嘉定梅山种猪的数量、质量、生产性能逐步提高。嘉定梅山猪的保护选育工作因此荣获市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奖、市农牧业科学成果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市科技兴农推广奖、市种畜场检疫评比一等奖、市畜牧局科技推广先进等奖项。2006年,嘉定梅山猪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名录》;2013年,国家农业部授予嘉定梅山猪地理标志农产品;2014年,嘉定梅山猪被确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15年,“嘉梅”商标成功注册:2021年,实施上海市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项目,联合区内农业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加大嘉定梅山猪的推广,将更多优质梅山猪肉提供给广大消费者。
梅山猪是一个古老的品种,因其在繁殖力和肉质上的优良性状,开发利用这一优良品种资源,成为梅山猪育种中心的首要任务。近几年,嘉定梅山猪育种中心为适应瘦肉型猪生产发展需要,开发培育了“长梅”“杜梅”等二元杂交母猪,作为后备母猪,供给商品猪场;为适应养殖环境较差地区养猪业需要,培育纯种梅山猪,输往各地作为首选母本发展养猪生产;为适应多样化消费的需要,开发黑毛猪肉市场,提高经济效益;为适应前瞻性研究,开发培育土著新猪种,深挖潜力,助力国内养猪业发展。
多年来,嘉定梅山猪在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目标下,持续做好保种的同时,坚持多仔、快长、瘦肉多的选育方向,通过继代选育、群体建系的方法,培育梅山猪形成大、中、小3个类型及甲、乙、丙、丁4个家系,不断改良原种、培育新种,让嘉定梅山猪成为较受欢迎的猪种之一。
据悉,该文化馆内还设有梅山猪肉产品展销柜台,可供市民品尝和选购嘉定梅山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