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未来农业是什么样的?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作为当前农业发展的更高阶段,智慧农业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需要更智慧的技术打破传统农业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困境。智慧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已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最重要趋势和显著特征。
日前,在由浦东新区农村经济学会主办的智慧农业发展研讨会上,来自上海交大等科研院校和市区两级的农业农村问题专家就智慧农业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对智慧农业与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和乡村振兴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交流。会上,浦东新区在智慧农业发展先行一步的多利农庄、大地种苗、赋民农业科技等三家企业的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业内专家指出,“智慧农业”是云计算、传感网、3S等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实现更完备的信息化基础支撑、更透彻的农业信息感知、更集中的数据资源、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控制、更贴心的公众服务。“智慧农业”与现代生物技术、种植技术等高新技术融合于一体,对建设世界水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