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新主体·各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7月3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 “合作社+农户”带动脱贫效果好
  “刚种上‘扶贫菊’两个月,就有4000元收入打到卡上。”安徽省全椒县石沛镇周岗村的李业云,说起脱贫致富,她劲头十足,“靠着扶贫菊,咱脱贫有信心!”

  李业云丈夫去年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使她的家庭陷入困境,2017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李业云种的滁菊来自同村的全椒环滁滁菊专业合作社,2017年开始,该合作社与石沛镇共同推行“镇政府+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模式,通过镇政府和村委会对贫困户进行考察,合作社免费提供菊苗给贫困户种植。

  合作社负责人马朝东是当地有名的农民企业家,有着30多年的菊花种植经验。2007年注册成立全椒环滁滁菊专业合作社,如今社员已发展到183家。据马朝东介绍,贫困户免费领菊苗,同时免费提供肥料和技术指导,并承诺高于市场价30%收购菊花,今年有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了“扶贫菊”。

  “李业云家种植两亩‘扶贫菊’,预计可以收入10000元,在合作社从事滁菊加工月收入近2000元。”石沛镇党委委员韩学梅算起了账:根据扶贫政策,李业云还能获得40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健康扶贫解决了她丈夫的医药费问题。

  环滁滁菊专业合作社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的试验培育基地,现在种植的是中科院自主研发的滁菊脱毒种苗。马朝东说:“中科院免费提供给我的种苗和技术,我也免费提供给乡亲们,致富不能忘乡邻。”

  全椒县武岗镇中心村53岁的贫困户武建枝前些年因车祸致残,家里一度生活困难。为了让他重拾信心,全椒县太平幼苗培育合作社负责人王业华和扶贫干部一起主动上门拉他一把,王业华用三轮车拉上1000株甜瓜苗送上门,并和村民组长时常上门培训指导。武建枝单靠免费提供的瓜苗,一季就挣了2000元。

  据武岗镇党委书记陈通介绍,合作社与武岗镇中心村结成扶贫对子,利用扶贫资金建起20亩基地,去年村里的贫困户全都享受到了分红。合作社负责人王业华说:“我们这个瓜果苗培育基地和很多农科院都建立了长期联系,瓜果苗的产量和质量都因此提升不少。对贫困户继续免费供苗,兜底保障销售,一个不落地带领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据了解,截至2018年6月,针对7355户贫困户实施到户产业项目10092个,户均实施1.57个。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带动贫困户4630户,带动比例72%。

  全椒县扶贫办主任陈继龙介绍,该县去年参与扶贫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工商资本)550家,共带动贫困户5280户。通过申报、评比,对带动作用比较好的5家农业产业化企业共给予奖补资金50万元。沈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动态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种植
   第B08版:专题
“农协联社”让能人来种田
京津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盟成立
广西贺州5家合作社成为国家示范社
山东鄄城多措并举 助合作社发展
安徽 “合作社+农户”带动脱贫效果好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各地B04安徽 “合作社+农户”带动脱贫效果好 2018-07-31 2 2018年07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