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数年,韩国农协花大气力对全国物流和产地流通、销售地流通做规划布局并进行大中小配套建设,建成了统一物流、统一销售窗口甚至可以销定产为导向的全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大节约了农产品流通费用,为农民争取农业收益的最大化提供了基本服务。
韩国农畜产品的营销,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有两个中间主体,一个是基层农协,它是农民与农协经济控股公司的中间主体,另一个是农协经济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它们通过支持基层农协,打通了横亘在农民与市场之间的各种障碍,形成直通车。基层农协收购成员生产的农畜产品,可以自行销售,也可委托经济控股公司以及子公司出售。而经济控股公司以及子公司的重点是给全国的流通体系布局,将大中小各类的流通业态主体连成网络。
大型流通业态分为产地流通和消费地流通,每个基层农协都设有小规模的流通中心,但是由于没有规模化的产量,产品化率也低,所以缺乏竞争力。农协中央会就建设大规模的流通中心,市郡支部建立中等规模的流通中心,与基层农协的小规模流通连起来,由基层农协选择将农产品运到哪里去集中销售。这种大中小配套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最契合农民的需要。
在产地流通方面,农协以共选发货会为中心构建产地生产者组织。首先农协与农民签订合同,自生产至出售因农协为主导,进行共同计算。其次,改善以往设立的农产品产地流通中心,通过联合发货、联合甄选、联合计算节约流通费用,创造附加价值。三是设立粮食综合处理场,通过节省粮食收获后的劳动力费用和防止粮食损失以节约生产费用的方式缓解决大米生产农户劳动力短缺。
消费地流通主要是农协直营卖场和网络购物中心即农协e超市。以直接交易以压缩流通费用,形成零售流通市场这一未来的重要渠道。农协在引导“生产者可高价出售、消费者可低价购买”的流通观的同时,竭力提升顾客服务水平。
在批发事业方面,农协在全国布局,构建农产品物流的全方位、网络化体系,所建立的安城农食品物流中心,不仅有物流和储藏功能,还有小包装和预加工,面向便利店、餐饮企业、生鲜超市和外部流通企业拓展销路。为引领农产品的大规模销售和公平交易,农协经济控股公司与地域农协还分别经营了12个和70个农产品联合市场,通过拍卖、招标、定价买卖等多种交易方式,在打造“销售农协”的形象上走在了前列。
为实现安全农食品供应,韩国农协以预防和先发性安全管理为主,致力于打造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生态管理环境。农协食品安全研究院在全国五地设立食品安全中心,构建食品安全监督系统,从生产阶段就开始严格把关,并对农协销售市场发货的农产品进行残留农药监测和原产地审查,努力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农协还通过家庭、学校、部队等各种渠道供餐,培育代表性品牌,进行优质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在海外出口方面,农协把农畜产食品出口到美国、中国、日本以及香港等地,其中果蔬、花卉、蘑菇等新鲜农产品占出口额的80%之多。新鲜农产品出口占韩国新鲜农产品出口总额的55%。海外市场还在不断扩大中。 中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