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山阳镇“490区块”是全市第三轮市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区块,涵盖13个村民小组、4个居委会及工业园区内41家企业,涉及治理点812个,违建面积8.55万平方米。镇党委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东风,全镇动员,党员干部带头,攻坚克难,强力推进,短短一个月,就首战告捷,完成签约469处,签约率68.67%;拆除违建点位100个、违建面积1.64万平方米,拆除率19.58%,学习教育的成效也在实战中得到有效检验。
下最大决心 高标准谋划打好整治“组织战”
切实将推进“490区块”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务和事关山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任务,高点站位,周密部署,推动全镇上下同向“聚心”。形成“1+7+5”组织构架。成立1个领导小组、7个工作专班、5个工作小组,由镇班子领导牵头,统筹协调,分工协作,强化保障,专班专项专职推进。特别是对区域内涉及的农户、商户、企业、堆场等各类整治点位,建立“责任清单”,实行划片包干,做到有效落实。明确“五环四段”工作路径。按照6月底前基本整治完毕的要求,倒排时间节点,以“问题管理、隐患包干”为抓手,把握“工作目标、工作方案、政策界限、责任分工、时间节点”五个重点环节,明确“摸底核查、宣传发动、执法整治、美化修缮”四个阶段具体要求,做到有序推进。贯彻“五先五后”推进原则。立足镇情,在对区块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分析和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以“先党员后群众、先国有后私有、先企业后农户、先约谈后执法、先整治后美化”为原则,“签、拆、清、修、建”联动并进,做到“有情”操作。
尽最大努力 高频次出击打好整治“歼灭战”
切实将推进“490区块”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积极整合资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推动社会各方同向“聚力”。思想工作与高压执法相结合。组织力量分头上门做思想工作,动员相关企业和农户配合整治。在此基础上,按照“库内目录管理、依法分类处置”原则,积极争取区环保、安监、消防等相关部门支持,对金山嘴建材市场周边及园区企业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不配合的企业及时启动强制拆除程序,形成威慑力。生态发展与产业转型相结合。寓服务于整治,对于存在安全、环保问题和产能落后企业,以及不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业态,视情纳入全区产业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争取政策支持,倒逼其转型升级。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对山美建设公司等予以合理支持,为其整体转型扫清障碍。领导下沉与党员带头相结合。镇领导班子成员分头挂帅各工作专班,下沉“一线”,带头作战,并发动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带头自查自纠,积极参与整治“总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以“拆违先拆己,拆己零漏拆”的态度积极应对,目前,涉及党员干部家庭的90个点、0.79万平方米违建已全部完成签约。100多名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利用工余时间,积极参与到签约动员工作中来。镇社事办主任顾咏梅带领相关人员走村串户、苦口婆心,短短两天时间,就促成了大兴小区16户农户签约。向阳村党员陈华明不仅是组内最先签约的一个,还主动做通了亲戚翁亚华等人的思想工作,并带动周边30多户农户顺利签约。广大党员企业主也展现了“高姿态”,在公司法人代表、党支部书记周建德的支持下,福勤机械公司成为区块内首家主动拆违的企业,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
调最大资源 高密度宣传打好整治“舆论战”
切实将推进“490区块”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利用宣传思想工作这一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强大思想武器,推动社会舆论同向“聚焦”。加强正面引导。制作《山阳镇环境综合整治专题片》,在动员大会上播放,提高全镇干部群众对环境整治的思想认识。在重要路口设置6处户外大型广告牌,公布整治区域图和整治任务,让群众明白整治什么、怎么整治。利用户外LED电子屏、社区宣传栏等播报宣传标语660余条,《山阳》社区报、《今日山阳》微信公众号以及市、区相关媒体及时跟进,持续宣传报道整治进程,切实营造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加强反面教育。对区、镇内外损害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进行“以案说法”,引导群众化被动为主动。针对顽固抵抗整治工作的现象,及时收集相关影像资料,适时进行“曝光”。此外,通过城管执法部门上门督促、发放限期整改告知书等方式,形成环境整治“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舆论高压态势。加强对比宣传。制作海滨汽修、大兴小区、油车港和卫昌路西侧等部分整治点整改效果图,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群众对比鉴别。邀请村居民谈对环境整治的看法,特别是违章搭建的危害、环境整治后带来的好处等,形成人人叫好、人人参与的有利局面。
争最好效果 高系数保障打好整治“持久战”
切实将推进“490区块”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注重策略、讲究章法,引导阶段性攻坚整治向长效管理“聚变”。建立全程督导机制。建立镇环境综合整治微信群,每日下发《工作日报》,通报各工作组工作项目完成情况;每周编发《山阳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简报》,及时跟踪问效。邀请镇人大代表等对环境整治工作进行明查暗访,敦促工作落实。建立美化修缮机制。镇城建办、城管中队、市容所、绿莱公司等及时组织力量对整治后的企业、农户进行修缮,并按照规划进行前期土地平整,有条件的实施绿化种植。同时,加强整治区域固守,杜绝“五违”现象死灰复燃。建立专项奖励机制。明确按镇、村两级各50%的比例,对限期内签约拆除的行为,予以一定的建筑物残值基本补偿和率先拆除奖励,鼓励农户自主拆除或委托拆除。此外,镇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用于奖励支持部分资金承担压力大且推进速度较快的村。
金山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