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实体化运作
解决“怎么建”问题
强化组织保障。镇党委高度重视社区党校建设,组建了由镇党委副书记任校长,镇党委组织委员任副校长,镇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主任任教务长,同时聘请驻区单位——区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担任名誉校长的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划拨专项工作经费,保障社区党校的日常运行。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探索镇管社区背景下的“1+3+28”社区党校运作新模式,即:以1个党校教学基地为中心,城南、城东、城西3个区域化党建片区学习教育点为辅助,28个村居远教站点为辐射,实现对镇域内各类党组织和党员的全覆盖。强化阵地建设。镇党委、政府出资200多万元,对现有的镇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办公场所及功能性场所进行全面修缮。新增了2个可容纳160人的教室和党员活动室、电子阅览室等,整合利用远程教育电脑、电视、投影等设备,进一步完善设施、改善环境,着力打造党员和社区居民的“知识家园、活动乐园、精神家园”。
依托区域化党建解决
“怎么教”问题
联合加强教育管理。建立由村居、企事业单位、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代表等9人组成的校务委员会,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统筹安排社区党校的培训任务、拟定教学计划,还制定完善了聘请兼职教师和教师授课评价意见反馈等相关管理制度,并负责监督执行。联手组织师资队伍。聘请由市委党校、区委党校的专家教师、党员领导干部等24人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开设39门课程,供各基层支部自主选择。积极整合区域资源,充分利用区委党校的优质师资和场地,将一些重点培训班放到区委党校举办。联动开展课程送教。转变送课方式,将原先由“心联鑫”区域化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向社区“单向送学”改为“双向互动交流送学”,每月各成员单位、结对共建单位根据课程菜单自主“点单”,社区党校按照需求将课程、师资配送到各基层授课点,课程费用全部由社区党校“买单”,有力有效地解决了驻区单位“党员人数少、活动难开展、师资缺乏”等难题。
出台针对性举措
解决“怎么学”问题
精心设计学习内容。编印社区党校教育培训课程目录。结合区情、镇情,每季度编写发放一份党员学习辅导资料,把相关学习内容及时送到全镇每个党员手里。整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知识100题和测试卷,向全镇党支部发放,以考促学。大力开展专题培训。广泛下派学习指导员。从派遣制研究生、大学生村官和镇管后备干部等中选派了46名理论水平较高、有一定党务经验的年轻干部,至全镇11个村组担任政治指导员,实现送教上门、帮扶学习。因人巧设培训方式。探索创设“微党课”,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说身边理,变“专家讲坛”为“党员讲堂”,变“一人讲一片听”为“人人讲大家议”。同时,社区党校还将这一鲜活的形式运用到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上。他们将学员分成4组,分别上门到“感动上海、感动金山、感动朱泾”的4位优秀共产党员家里,请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自己最真实的故事,使党课教育更具说服力。
金山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