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猪赚800块“20年来最好”
四川是全国生猪第一大省,业内有“川猪安天下”的说法。近日,四川资阳市雁江区东奄生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云贞以生猪出栏21元每公斤的价格,一下卖出了50多头肥猪,每头利润超过800元,是她养猪20年来卖得最好的一回。
在另一生猪生产大省山东,猪肉价格同样也接近20元/公斤。山东高青县万隆养猪场经理李宗汉说,目前生猪价格为19.6元/公斤,相比上月初每公斤上涨了1.6元,“预计上半年价格都会比较好。”
农业部的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第13周(2016年3月28日-4月3日),全国猪肉周均价每公斤25.67元,同比高48.0%,已突破春节期间高点,仅比2011年历史高点每公斤26.40元低
2.8%。
为什么猪肉价格上涨如此“汹涌”?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供给不足是主要原因,而其背后显示出明显的“猪周期”。据了解,这轮猪价上涨,自去年三四月份开始。而在此之前的3年时间里,养猪户却一直亏损。山东省商务厅的一份分析认为,至2015年初生猪价格降至11.60元/公斤,养一头猪大约亏损140-200元。
长期的亏损导致部分养殖户开始退出。据农业部监测,截至今年2月,生猪与能繁母猪存栏分别连续37个月和30个月同比下降。“本轮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生猪供给减少,而供给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前期生猪养殖长期亏损,因此此次价格上涨也可以看作是生猪市场一种自身修复行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说。
此外,对于猪肉价格的上涨,还和各地加大环保力度、整治养殖污染有一定关系。在近期国家发改委的一份分析中提到“部分地方实施生猪禁养或限养”。山东一家养猪场的负责人说,养猪场的粪水需要运到污水处理厂,增加了养殖成本、提高了进入门槛。
●“蒜你狠”重现原因有多种
“往年春节一过,菜价、肉价就会降下来,今年好像变化不大。”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蓝女士注意到最近一些食品价格“涨声”不断。
有“蔬菜市场晴雨表”之称的中国蔬菜价格指数——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价格指数显示,3月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价格定基指数为223.97点,同比大幅上涨64%。专家分析,此次菜价上涨,但交易量同比明显下降,一方面是蔬菜市场正处于“春淡”,另一方面,受今年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南方持续暴雨导致“南菜北运”供给不足。此外,流通环节费用高昂,在涨价预期影响下部分从业人员可能存在囤货炒作行为等两大因素或为菜价高企“推波助澜”。
在全国大蒜主要产地之一的山东金乡县,今年农户出售大蒜的价格普遍在5元/公斤左右,相比盈亏平衡点3元/公斤高出不少,许多储存大蒜的商户表示,“今年赚了不少。”
在北方知名的蔬菜生产及集散基地山东寿光,当地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的种植户王永亮这几天正忙着采摘、销售黄瓜。他介绍,今年春节以来的蔬菜行情前所未有的好。“3月底黄瓜每斤收购价至少还在2元以上。”他说。
对于蔬菜价格的整体上涨,业内人士认为恶劣天气是重要原因之一。“受到多场降雪、降温的影响,今年南方蔬菜供应量减少。”山东济南金乡山阳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凡波说。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价格指数中心经理隋玉美也表示,今年“倒春寒”时有来袭,导致北方设施菜未能及时上市补充,供应青黄不接。
但对于“蒜你狠”“向前葱”等部分上涨特别明显的蔬菜品种,其中的周期性因素同样明显。孟凡波说,前年、大前年,蒜农普遍是赔钱的,“从蒜农那里收购的价格基本在3元/公斤,蒜农根本赚不着钱。”
●肉菜价格是否还会疯涨?
“经过前期的上涨后,需求已受到抑制,近期的生猪价格开始走稳。”卓创资讯生猪行业分析师刘丽说。农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生猪产能在加快恢复,1月、2月监测的种猪场二元母猪销量增加了近60%,这预示着生产能力的扩大。
国家发改委的分析则指出,3月份生猪存栏量环比增加0.9%,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止跌持平,预示着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下降过程基本结束,后期生猪供需格局可能发生改变。按照生猪养殖周期和市场供求规律,预计9月份以后供求关系趋于宽松,明年春节后可能进入新一轮调整阶段。
“目前猪价已经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预计猪价维持高位应该是今年的常态,但是暴涨可能性不大。”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表示,根据农业部监测,当前生猪产能在加快恢复,饲料成本较低,生猪疫情稳定,猪价没有进一步暴涨的动力和基础。
同时,在北方菜陆续上市的影响下,蔬菜价的回落趋势已比较明显。自4月份以来,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价格指数已连续下跌,跌幅明显。“4月份气温回升迅速,各地蔬菜产量增加,蔬菜价格整体将呈下滑态势。”隋玉美说。
孟凡波说,目前白菜的批发价已从此前每公斤2元下降到1元,黄瓜从4元下降到不足3元,“近期天气升温,大量蔬菜开始上市,利于控稳菜价。”
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生猪、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依然不时暴涨暴跌、周期性明显,和我国农业供给主体规模小、数量多、市场组织能力差有关,急需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通过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多种方式,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
袁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