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党建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记松江绿庭苑居民区助老送餐服务队
~~~——记松江绿庭苑居民区助老送餐服务队
~~~——记松江绿庭苑居民区助老送餐服务队
~~~——记松江绿庭苑居民区助老送餐服务队
~~~——记松江绿庭苑居民区助老送餐服务队
~~~——记松江绿庭苑居民区助老送餐服务队
2016年03月1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百米道路 三年多坚守
——记松江绿庭苑居民区助老送餐服务队
  □通讯员 黄蕾宇   

  每天中午11时不到,在松江区绿洲华庭苑小区内总能看到一名手拎保温袋、步履匆忙的阿姨从南大门走向北大门。一打听,才知道她是绿庭苑的助老送餐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这几年,服务队的阿姨们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坚持为小区里一对生活不便的老夫妻送餐,这一送就是3年多。

  绿洲华庭苑233号住着两位老人。80岁的郑永庆患有心脏病和轻微老年痴呆症,老伴王玉华也已76岁,腿脚不方便。老两口虽然和儿子一家住在一起,但小辈们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无暇顾及两个老人的午饭。因此,老两口每天中午都是把前一天晚上的剩饭剩菜用微波炉加热,将就着吃。

  2012年10月,方松街道餐饮公司推出了为老助餐服务,接受送餐服务的老人可以吃到新鲜的饭菜,而且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这给郑永庆老两口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可是,老两口试吃一个月后,突然退订了送餐服务。居委会工作人员觉得很奇怪,这么好的服务为什么不要呢?联系他的子女后才得知,老两口因为腿脚不方便,走不了长路,从家里走到小区大门口也很艰难,而负责派送的餐车只能将餐盒送到小区门卫处,需要本人自取,等吃完后还要再把餐盒洗干净放回门卫处,这给两位老人带来了新的烦恼。

  从家里到小区大门,少说也有400米,老人来回走两次,体力上吃不消,也容易发生意外,所以最后只得放弃这一服务。

  绿庭苑居委会得知他们的难处后,便和小区里几名热心的志愿者商量,看看大家是否愿意轮流给两位老人送午餐。这个建议一提出,就有几位阿姨当即表态愿意。于是,绿庭苑居委会成立了一支由王菊芳、张春芳、庄文英和潘秋珍4人组成的助老送餐志愿者服务队,负责每天中午的送餐服务。上午10时40分左右,当班的志愿者早早地就等候在门卫室,等到送餐车把午餐送来后,就立即给两位老人送去。其实,这些送餐志愿者自己也已60多岁,步伐不能很快,但她们总是执着地在11时前将热菜热饭送到老人家中,只为让他们吃上可口热乎的饭菜。就这样,日复一日,志愿者们在小区中传递着爱心,不论是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从没间断过。如果当天轮班的志愿者临时有事无法准时送餐,其他几位志愿者都会主动帮忙,自发协调。随着爱心送餐志愿者的善举在小区内一点点传播开来,又有3位志愿者加入到了这支队伍中。

  居委会负责人告诉笔者,爱心送餐志愿者为老人送去的不仅仅是一份热呼呼的午餐,同时,也为他们送去了小区大家庭的温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线调查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三农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监督沉到社区 基层规范执法
回应群众需求 推进社会治理
短讯
“3·15”消费维权在行动
市农发行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
四百米道路 三年多坚守
东方城乡报党建之窗A05四百米道路 三年多坚守 2016-03-17 2 2016年03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