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新主体·各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3月1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育市场品牌 吉林省打造“健康米”名片
  近年来,吉林省调动各类要素,建立销售终端,扶持产业发展,力图走出一条优质高效的米业发展之路。在大米供需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实现销售增长、种植户收入增长、价格稳中有增。

  2013年以来,吉林省适应市场经济新格局,以品牌化、精品化、全产业链的生产理念,结合生态优势,实施“健康米”工程。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吉林大米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吉林大米品牌定位,组建大米产业联盟,搭建电商平台线上线下联动销售,打造“健康米”名片。

  为推动大米销量,吉林省注册了“吉林大米”商标和相关LOGO地理产品标志产品,为大米起好名。在统一品牌下,突出抓“西部弱碱大米、中部黑土有机大米、东部火山岩大米”三大优质系列产品,精选松粮、东福、梅河口等7户优势企业构建吉林大米产业联盟,授权使用商标,资源共享,抱团出击,合力打造品牌。

  条件较好的松粮集团与周边企业组建“查干湖大米”产业联盟,基地面积增长3倍达5.4万亩,稻谷年加工能力由12万吨增长到30万吨,并以产业园、产业联盟和生态群众保护区、三农小贷有限公司等为支撑打造产业链。近年来获得各类奖项40多个,去年跻身“中国百佳粮油企业”。统一品种、标准、品牌后,各企业生产的大米,质量稳定提高,销售明显上扬。

  连续多年名列产粮第一大县的榆树市,与闻名遐迩的五常大米出产地黑龙江五常隔拉林河相望,但同样品种和品质的大米市场价格相差近一倍。经过设直营店、组织网上销售、加大品牌打造和宣传力度,“榆树大米”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一线城市的大型超市货架上。江浙、两广等地客商纷纷前来订货,蓝河坝米业、吉丰米业、金裕米业的订单已满。

  在确保品质的基础上,吉林省加大“好大米”形象宣传。去年,先后在海口、西安、北京等城市举办推介会20余场,每一次推介会,好吃、筋道、糯香的各类大米都被抢购一空。 

  此外,吉林依托长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建立了“吉林大米网”,开展吉林大米相关信息发布、产销对接和第三方仲裁等服务,以政府形象作信誉保证,既搭建了销售平台,也确保了质量和秩序。吉林还引导地方和企业将销售触角延伸到消费者家门口,60家大米企业以“吉林大米”为统一标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设立品牌直营店和商超专柜近2000个,并进入大型连锁超市销售网络。各企业在淘宝、京东、1号店等开设网店276个,去年网上销售大米27万单。

  逐渐叫响的品牌带动了吉林大米价格稳中有增。去年,吉林中高端大米最高销价每斤49.9元,最低5元,平均销售价格同比提高17%。普通大米价格每斤上涨0.30元,新增产值31.7亿元。

  目前,吉林正在对水稻育种育苗、基地建设、农机具补贴、流通设施、品牌宣传、资金供给以及金融担保等7个方面,梳理14条扶持大米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努力引导“品牌做响、品质做优、企业做强、效益做大”。

  郭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线调查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三农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互联网农业小镇的“海南韵味”
河南省供销社220余万吨农资服务春耕
湖北精准扶贫村里有了农业合作社
浙江乐清出台十大措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培育市场品牌 吉林省打造“健康米”名片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各地B04培育市场品牌 吉林省打造“健康米”名片 2016-03-17 2 2016年03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