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金山区漕泾镇人大围绕镇党委、镇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民生为本”理念,不断丰富人大代表活动内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职能作用,聚焦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依法履职,助推漕泾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找准切入点,打好“唯民”牌。实事项目作为政府改善民生的有力抓手,提升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指数。漕泾镇人大采取“事前梳理提交、事中检查督促、事后视察评议”三项举措,即人大代表在基层广泛征询群众意见,会同政府确定了中一西路汇庵港桥改造、“幸福80”老年人高龄津贴等6件实事项目;之后,人大代表跟踪督促项目建设推进工作,确保如期施工,保质保量完成;事后,及时评议实事项目建设情况,总结经验,指出不足,有效提高政府民生保障水平。
找准契合点,打好“为民”牌。在漕泾镇十八届四次人代会上,代表提交了6条书面意见。闭会后,该镇人大及时跟踪督办,政府职能部门在规定的答复时间内采取上门、电话、座谈会等方式与提案代表进行充分沟通,及时答复办理,解决率100%,代表对职能部门办理态度、办理结果满意率均为100%。如为落实代表提岀贯彻新《环保法》建议,组织人大代表通过实地查看,对规范执法水平,提高环境执法监管的威慑力等提出真知灼见,督促政府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将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年內8次“双向约见”活动,成为漕泾镇人大实现监督重要载体。去年4月,与漕泾派出所开展“双向约见”,建议派出所切实处理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5月,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双向约见”,直面“热点”、“难点”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全力推进镇域内环境治理工作;9月,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双向约见”,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和健康管理运行模式。
找准共鸣点,打好“亲民”牌。漕泾镇人大充分依托一年两次市人大代表联系社区的平台,将百姓需求点与社会发展点有效结合。即7月,安排市人大代表深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完善《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的立法工作听取意见建议,为市人大立法作参考依据。11月,安排市人大代表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部分村书记进行座谈,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农村减量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市人大代表参政议政提供有价值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