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在密集调研三家央媒后,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节后首次调研,习近平向新闻舆论工作者一路挥手拜年,让所有新闻舆论工作者群情激奋,倍感温暖。由总书记亲自主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这在党的历史上并不多见,这是继文艺座谈会后的又一次重要座谈会,总书记在会上提出的“48字”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新时期全面指导新闻舆论工作的总方针。
让我们再次重温这饱含深意的“48字”——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48字,一个逗号,一层意思。6层意思,囊括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全部。
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党媒姓党,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这是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是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中心任务;团结人民、鼓舞士气——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多加油多鼓劲;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新闻舆论要善于做好凝聚人心的工作,澄清谬误、明辨事非——新闻要真实,尤其要从宏观上把握事件或事物的全貌,且敢于直面社会丑恶;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中国的新闻舆论平台要多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发好中国声音,做中国和世界沟通的桥梁纽带。
48字,充满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科学精髓和辩证法的理论光辉。比如党性和人民性究竟是何种关系?习近平阐述道,党性和人民性是相统一的,如何统一?就是要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向人民传达,同时要把人民群众好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向党、向社会反映,新闻舆论工作就是沟通的桥梁。
比如导向问题,这次习近平重点谈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问题,包括了新闻舆论工作的方方面面。但这个导向是总原则,有政治导向,有基本的社会伦理导向,再好的导向也需要借助好的形式和载体传播出去,这是“道”和“术”的问题,可以相得益彰,而不是非要把导向变成令人生厌的说教,反倒成了“高级黑”。“润物细无声”,这也是习近平强调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创新,要讲传播效果。
还比如谈舆论监督。以正面宣传为主,但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虽然舆论监督会让有些干部暗自不爽,但社会的进步还是需要新闻媒体承担起这样的职责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