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三农实用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耳听八方
  甘肃:

  大数据“监管” 农产品市场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日前披露,将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其中,对农产品生产全程进行“电子化”记录管理,提高食品安全信息溯源覆盖面,与农产品追溯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形成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全链条追溯。甘肃省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实施方案包括,提高对市场主体服务水平、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推进政府和社会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提高政府运用大数据的能力、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化征信服务、健全保障措施完善法规制度等六大方面33项主要任务,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安徽:

  加强小麦冬前

  田间管理技术服务

  近日,安徽省农委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小麦冬前田间管理技术意见,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努力实现壮苗安全越冬,为夺取明年夏粮丰收夯实基础。今年该省沿淮淮北旱茬麦10月上旬播种面积较大,加之10月份气温偏高,小麦存在冬前群体过大旺长风险;10月下旬播种的小麦由于干旱影响了播种和出苗质量,加之部分田块播后补墒不及时、播种过深,造成一些田块出苗期延长、有缺苗断垄现象。江淮及沿江稻茬麦地区小麦播种期较长,部分地区受水稻收获期推迟影响播期偏晚。为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升级,确保麦苗安全越冬,要查苗补缺与疏苗,确保苗全苗匀。同时,稻茬麦地区冬前要开好 “三沟”,保证排灌畅通。

  河南:

  杂交稻制种面积产量

  连续20年全国第一

  日前从四川省农业厅获悉,面对杂交水稻种子供过于求的形势,四川省着力调控面积和结构,今年制种面积29.51万亩,产量5705万公斤,尽管调减0.79万亩、减产327万公斤,两项指标仍连续20年保持全国第一。今年,四川省国家颁布标准三级以上优质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同比增0.25万亩,逐步由高产型向优质丰产型升级。率先全国实施的杂交稻制种政策性特色保险投保6万亩,增幅达104%,提供风险保障金1.3亿元。此外,“公司+制种专业户”及种企流转土地规模化制种面积5.34万亩,同比增0.16万亩,绵阳、成都、眉山等地推广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不断提升“川种”市场竞争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线调查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民生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耳听八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补齐农村短板
东方城乡报三农实用周刊B01耳听八方 2015-11-19 2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