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社会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浦东唐镇“村宅服务点”覆盖“每一处角落”、服务贴近“每一名群众”、回应处置“每一个诉求”
~~~浦东唐镇“村宅服务点”覆盖“每一处角落”、服务贴近“每一名群众”、回应处置“每一个诉求”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会综合治理如何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浦东唐镇“村宅服务点”覆盖“每一处角落”、服务贴近“每一名群众”、回应处置“每一个诉求”
  环境脏乱,道路泥泞,交通不便……随着外来人口不断导入,郊区乡镇社会综合治理面临新情况,村民不断有新的困难要求解决。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浦东唐镇党委、镇政府花大力气,在解决百姓疑难杂问题上,从硬软件建设上下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果,得到村民百姓一致好评。

  □记者 康晓芳   

  据了解,浦东新区唐镇现有行政村17个。近年来,唐镇党委、镇政府积极落实市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一号课题要求,扎实开展组团式村宅服务点建设,通过村庄村容改造,实现了“白色路面筑到家,公交线路通到宅、文化设施建到村”,极大地改善了百姓的居住环境;同时以组团式服务方式开展长效管理,将党建工作触角充分延伸到基层,将服务群众举措切实落到实处,取得了实实在在、群众满意、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

  一个停车场、一条路、一个围墙的由来

  唐镇一心村3队赵家宅,一间普普通通的红砖墙平房,但这一启用仅一年的村宅服务点,却解决了村民不少“头疼”的烦心事。

  据了解,唐镇一心村3队赵家宅有80多户村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村民有了私家车,加上周边100多家企业的部分来沪务工人员借居,车辆不断增多,导致原来就不怎么宽敞的村宅道路变得愈发拥挤。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宅服务点建立起来后,党总支依托村宅服务点接受村民来访。经过一系列调研制定了相应的建设方案,腾出空地建造了一个可以停50多辆车的宽畅停车场。来沪务工的杨先生高兴地说:“停车场建在这里进出方便,有了这个停车场,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车子停在路边被刮蹭了。”

  一个停车场,不仅为许多有车的村民解决了停车难题,同时也改善了原来乱停车现象对村居环境的影响。环境稍有改变就引起百姓如此赞叹,也是村宅服务点工作人员没有想到的,这极大鼓励了“村宅服务点”服务百姓的信心,于是对村民诉求以及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又做了深入细致的工作。

  “看到我家门前这条路吗?”村民赵老伯一脸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这条路是烂泥路,下雨天很难走路。自从铺上了水泥路,出门下再大的雨也不怕了。”

  在村宅的周围,一个红砖围墙引起了记者注意,原来这也是为改善村居环境而建的。别小看一个围墙,它不仅美观漂亮,还将住宅与田地分开,使得村里的环境平添几分精致和秀美。村民说,有的住户以前把房子租掉到外面买房,现在看到村里环境好了,有一部分在外面住的村民又住回来了。以前是因为环境脏乱差才不得已到外面买房子住,现在自己的家乡环境好了,房子又大,当然愿意回来住。

  村民乐居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公交路线开进了村宅,极大方便了出行。

  一个村宅服务点有37个分点

  村宅服务点的服务在于认真细致,才能让百姓受益。

  如唐镇一心村,一个村宅服务点有37个分点,是按不同区域、地段划分。每个地段每天都由1-2名志愿者,开展不少于2小时的走访、谈心、巡查等服务工作,及时发现区域内存在的各类民生问题,第一时间协调处理。如信件无人投放、报纸不能及时发放,是各村普遍存在的两大难问题。村宅服务点建立后,邮递员把原本送到村委的信件改送到每个村宅服务点,由志愿者把信件分送到村民手中。还在每个村宅服务点开设读书读报角,每天派专人把唐镇简报等报刊杂志送到点上供村民阅读,尤其方便了部分离村委距离较远的老年人读书读报。

  据了解,在一心村村宅服务点开设后不到一年时间,解决村民诉求十余项,满足了村民的需求,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

  除了一心村村宅服务点,唐镇各村宅服务点截至去年底,共累计走访23457户(次),共收到诉求387件,处置372件,办件率达96%,转接镇级15件,通过宣传、提醒、劝导、解释等方式已经妥善处理全部矛盾纠纷。

  3支队伍共同处理群众诉求

  吕三村退休老干部蒋根兴、小湾村73岁老党员张银娣,作为志愿者,他们坚持每天义务为村宅服务点治安巡逻、卫生保洁,对于一些不良风气和村民不好的习惯也敢于批评指正,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凝聚提升了促进和谐的正能量。

  据了解,唐镇村宅服务点在团队构建上,除了有党员群众志愿者还有村行政人员、机关工作人员,3支队伍坚持每天开展环境维护,调查摸底,广泛听取群众对村宅服务点建设的意见和诉求。

  唐镇民丰前进村,原来在新前路上有一个小商品集市,摊位无序摆放,不仅影响交通,而且环境脏乱,城管中队多次执法但收效甚微。在村宅服务点建设过程中,经村委和村民共同商议,在四大埭宅设立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疏导点,每天下午开展3个多小时的集市交易,收市后统一安排人员清扫。集市因此变得秩序井然,村宅环境面貌也更加整洁。

  为全面掌握村宅整治改造推进情况、整治改造进度、工程质量,各村还派懂施工、有威信、工作认真、有经验的老同志担任监理员,对村宅整治改造工程进行全程监理、日施工统计和调解村民间因施工引发的矛盾。对施工中碰到的疑难棘手问题,村两委班子深入现场实地进行协调处置,落实日报统计进度、严格工程监理,保障各村村宅面貌焕然一新。

  据悉,唐镇村宅服务点建设提出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对全镇70个生产队进行综合分析,除20个生产队即将动迁等原因外,将其他50个队全部纳入村宅服务点建设,实现了村宅服务的全覆盖;被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列为基层党建品牌化培育重点项目。

  唐镇党委、镇政府坚持以“创新管理促和谐、服务群众惠民生”为目标,抓好村宅服务点建设的长效服务和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群众志愿者、村行政人员、机关工作组的作用,努力使村宅管理覆盖“每一处角落”、服务贴近“每一名群众”、回应处置“每一个诉求”,形成了有效的服务管理模式,值得借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线调查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民生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社会综合治理如何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崇明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系列诈骗案件
东方城乡报社会民生A05社会综合治理如何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2015-11-19 2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