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新主体·各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两社”融合新途径 打造为农服务新平台
  黑龙江以供销社与农民合作社融合发展、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系为重点,积极参与土地流转,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探索“两社”融合发展新途径。同时加快基层社改造,优化流通布局,提升农产品流通水平,把供销社打造成为“三农”提供综合服务的骨干力量。

  积极参与土地流转 探索与农民合作社融合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提出围绕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供销合作社要采取大田托管、代耕代种、股份合作、以销定产等多种方式,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等系列化服务,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2014年,佳木斯市郊区供销合作社被黑龙江省供销社确定为深化改革试点单位,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要求,该社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促进供销社与农民合作社融合发展,推动土地规模经营。

  据佳木斯市郊区供销合作社主任王春介绍,供销社参与土地流转,一开始农民有顾虑,担心“失地”后怎么办。为此,佳木斯郊区供销合作社走访了郊区所属的11个乡镇和50%的行政村,组织了20多场与村民面对面的宣传活动。一方面向农民宣传加入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的好处,另一方面组织村镇干部讲解国家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从而打消了农民对“失地”的顾虑。

  目前,佳木斯市郊区供销合作社在郊区长发镇正合村实现了整村流转土地8000亩,在北长发村流转土地5000余亩,创造了供销社通过农民合作社自主经营土地的开端。土地集中流转后,供销社充分利用农资供应、农机设备、农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支持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和规模经营,推动供销社和农民合作社互利共赢。

  据王春介绍,为了保障农民利益,农民合作社在利益分红上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年终结算,保底加二次分红。二是年初预付,定额分红。为打消部分农民对年终保底结算不托底的顾虑,合作社与农民签订协议时,给予农民每公顷1000元的定额分红,保底金一起提前支付给农民。

  据了解,2014年佳木斯郊区供销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自主经营土地1.3万亩,为农民提供代耕代种土地1.5万亩,可分配盈余为525万元,代地入社农民每亩两次分红所得为238.12元,供销社自身也获得收益近200万元。王春说,经测算,农民合作社土地规模经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要比散户耕种增加20%,投资人投资回报率同比增加30%以上,大大提升了合作社的吸引力和带动力。

  搞活传统业务 发挥农资大市场作用 

  多年来,肇州县供销合作社一直把农资商品经营作为骨干产业来抓,做大做强传统业务。目前肇州县供销合作社系统每年化肥经营量在4.6万吨以上,占全县化肥需要量的60%以上,保持了化肥主渠道地位。

  肇州县供销合作社提供担保,全系统19家化肥经营企业都加入黑龙江省倍丰农资集团连锁经营网络,企业直接从倍丰集团进货。通过合作,肇州县供销合作社经营化肥达到60多个品种,既增加经营品种,解决了资金不足问题,又保证了化肥质量,扩大了销售量。同时,肇州县供销合作社还成立化肥市场行业管理领导小组,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严把进货质量关。

  在便民销售服务上,肇州县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民经纪人扩大销售。基层社在每个村屯发展1-2名有影响力的农民经纪人作为供销社化肥销售联络员,靠他们宣传带动当地到供销社买肥,每吨给联络员一定的劳务费。目前肇州县供销社系统,已发展农民经纪人426人,覆盖全县村屯,开展下乡送货。在肇州县,凡是农民到供销社来买肥,只要选好品种数量就可以,供销社免费送货到家。肇州县双龙山供销社还专门成立食堂,为购肥农民提供免费午餐。

  为更好地发挥农资市场主渠道作用,黑龙江省供销社深化改革另一试点单位饶河县供销合作社,以饶河农资大市场为依托,通过改进经营方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保障供应并促进市场繁荣,从而达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2014年饶河农资大市场年交易额1亿元,实现利润150万元,税金25.6万元,同时由于减少了经营环节,可节省流通费用160万元。

  饶河县供销社还改造升级现有流通网络,实现流通现代化。据了解,饶河县农资公司的配送中心将饶河县联晟供销社的15个基层社设为农资连锁经营中心店,辐射全县79个村屯,由配送中心统一购进、配送农资商品,统一经营品种和价格。此外,配送中心购置4辆配送车和60台电子结算设备,统一规范基层社门面和内部设施,实行标准化管理,形成了县、乡、村联合发展连锁网络的新格局。

  加快基层社改造 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提出,要按照强化合作、农民参与、为农服务的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基层社改造,逐步办成规范的、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合作社,实现农民得实惠、基层社得发展的双赢。

  据悉,佳木斯郊区各基层社目前共有3万余平方米土地和8000余平方米可供开发改造的房屋资产。这些资产处于“面目全非”的危房状态,但其位于乡镇中心的黄金地带,开发价值和增值空间很大。为此,佳木斯郊区供销合作社将加快改造基层社作为工作重点。目前,佳木斯市、郊区政府批准对基层社开发改造所涉及的土地出让金将以先缴后返形式执行,对供销社改造项目涉及的区政府范围内收费给予减免。

  王春介绍,按照改造规划方案,改造后基层社都将建成200—400平方米地下综合超市。在位于郊区区域中心的沿江供销社建设不小于1000平方米大型综合超市,附带区域配送功能。同时全区行政村或较大的屯建设30家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的农家连锁店,在城市社区建设10家社区综合便利店,形成上下贯通、功能健全、方便快捷的供销社经营服务网络。

  为进一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系,实现服务规模化,饶河县供销合作社下属的15个基层社分别领办了1-2个农民合作社,在饶河县79个村屯设立为农服务站,为农民提供农资商品、农技咨询、农产品信息、代办代缴等服务,逐步打造一个全方位为农服务的综合平台。

  据饶河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吴江介绍,领办的农民合作社先从吸收种田大户和有带动力的农户入手,积极发展成员,为成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合作社产前帮助符合条件的成员贷款,为成员提供质优价廉的化肥、农药和种子;产中为成员聘请经验丰富的农技人员,全程进行田间指导;产后为成员提供可靠的产品销售渠道,通过产业发展,相互依托,真正与农民实现互利共赢。

  而佳木斯郊区供销社与佳木斯市供销社联合合作,搭建供销社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平台。佳木斯郊区供销社在郊区长发镇、西格木乡、望江真、四丰乡、沿江乡和大来镇筹建了供销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中心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为农民提供土地托管、土地代耕代种、粮食代收代储、农机具检修保养和存放、农技指导和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为农服务水平。王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线调查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民生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周刊]
探索“两社”融合新途径 打造为农服务新平台
广东广州首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工会成立
广西贺州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活跃农村经济加力
电商激发 广西秋冬种热潮
新疆和田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
河南唐河县合作组织推动品牌农业发展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各地B04探索“两社”融合新途径 打造为农服务新平台 2015-11-19 2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