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贺梦娇 通讯员 杜烨
摄/记者 杨清悦
“女儿已经两年没有回来了。”顾美连牵挂着的女孩正是本届崇明自行车赛中国崇明丽芙卓比奥斯职业队的队员黄冬艳。每年在各类大小赛事间来回奔波,黄冬艳很少有时间陪伴在母亲身边。比赛首日,顾美连带着几个邻居阿姨,早上8点半就来到出发点,为的是在女儿比赛前为她打气。发令枪响后,顾美连就一直蹲守在终点线,等待女儿飞驰而过。 身高优势帮助入行
“说不心疼是假的,但我还是支持她热爱的事业。”说起女儿与自行车的渊源,顾美连很是自豪。
见到黄冬艳,想起一句话: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个瘦瘦高高的女孩,开口说话也是细细柔柔的,很难将这样一个颇具书卷气的女孩子与紧张激烈的自行车赛相联系。其实,这个年轻的“90”后女孩早已成为中国自行车运动员中的佼佼者。
黄冬艳12岁那年,启蒙教练武文泽来到她当时就读的堡镇小学挑选自行车小队员。个子高腿长的黄冬艳很快被武文泽相中。为对黄冬艳将来的身高做出预测,武文泽问了黄冬艳一个问题:“你的爸爸妈妈长得高吗?”“我妈妈很高,爸爸还要高。”当年,稚气未脱的黄冬艳是这样回答教练的。果不出所然,具有良好身高基因的黄冬艳目前个子已超过1.7米,非常符合自行车运动对女选手的身高要求。在随后的体能测试中,黄冬艳的表现也很棒,尤其是跑步,非常出色。对此,顾美连自豪地说:“冬艳的爸爸体育很好,这方面她可能继承了爸爸的运动基因。”
初生牛犊刻苦训练
“自行车训练真的很辛苦,经常摔跤,不管是公路,还是山地,如果是在室外训练,我们不是被雨淋,就是被太阳暴晒。”对一个女孩子来说,自行车运动是一件非常辛苦、又磨炼人的意志的事。身体条件出色,并不代表一定会成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自行车运动员,必须要有非同一般的吃苦精神。对于黄冬艳能吃苦、肯吃苦,顾美连印象深刻。有一次,黄冬艳的脚受了点小伤,出于安全考虑,教练武文泽叮嘱她停掉一些训练项目,但她还是一瘸一拐咬着牙关上。
“这孩子平时话不多,心里却藏着使不完的劲”。正是凭着刻苦训练,2010年,黄冬艳入选上海自行车队,随后凭借出色的天赋和刻苦的训练,她很快又入选了国家队,并参加了2012年北京世界杯赛。自从进入国家队后,黄冬艳跟着车队东奔西走,一年到头也抽不出时间在家陪母亲。凭借着一股信念和韧劲,黄冬艳在2010年城运会上夺得了场地全能第一和公路大组第一两项好成绩,在2011年9月举行的全国场地自行车赛中夺得冠军。看着女儿一步步茁壮成长,顾美连很是欣慰。
自家门口汇报演出
2012年,黄冬艳首次在家乡崇明参加国际自行车赛,今年已是她第三次参加家门口的国际赛事。回到崇明,意味着母亲终于可以在终点线看着自己冲刺。“妈妈一般都在崇明,因为自行车比赛很少直播,所以回到家乡比赛,便成了我的‘汇报演出’。”在妈妈顾美连眼中,黄冬艳训练再忙,都会记得给妈妈打电话,每次去国外比赛,她都不会忘记给妈妈和家人带礼物。
“冬艳从小就是一个愿与他人分享的好孩子。”顾美连告诉记者,上六年级时,黄冬艳代表学校参加县里组织的运动会,拿了两个第一名,带队老师奖励了她10元钱买冷饮。懂事的冬艳并没有一个人享用,她买了好多冰棍分给小伙伴们,回到家,甜滋滋地告诉妈妈:“好东西就该大家一起分享。”进入国家队后,黄冬艳的训练、比赛紧张而忙碌,顾美连每年都盼着崇明女子自行车赛,在家门口比赛意味着可以和女儿团聚,亲眼看到她为家乡崇明争光。
“去年比赛,由于有其他赛事的备战任务,我没能参赛,和妈妈一隔就是两年没见。”黄冬艳告诉记者,这次比赛结束后,下半年她又将投入各种国际赛事中,一直到明年2月份还有职业赛。
“下次见面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怎么可能不想念!只希望女儿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就好。”顾美连深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