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新主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3月1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环保又增收
  “好好的土地挖成这样,不是在瞎搞吗?”这是2010年初,吕卫光和陶晓斌为实现立体种养改造土地时听到的质疑声。陶晓斌坦言,该模式试行的第一年,亩产量并不高,不少村民对此牢骚不断。但是到了第三年农户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不算上垄沟里的黄鳝,仅在“蚯蚓田”里种植的农作物产量就明显比在普通大田里的产量高上不少。不仅如此,如今“水陆空”立体种养模式还为农户实现了旱涝保收。2013年10月8号,上海遭遇强台风菲特袭击,大雨淹了不少农田导致农户损失惨重;2014年相比往年是个干旱年,不少地区农作物产量受到影响,但又深又宽的垄沟和良好的排水系统让瀛西合作社的“蚯蚓田”既不怕涝也不怕旱,产量不减。面对实实在在的增收,农户们不得不对市农科院专家们的大胆创新表示服帖。“专家到底是专家,我们种了一辈子田也想不到这种办法!”这是一名农户亲口对陶晓斌说的。此外,“菜蚓鳝”立体种养模式实现了单位农田农民收入渠道的多元化,大幅减缓了单一种植模式下蔬菜价格波动引起的损失,提高了单位农田的收益。

  吕卫光认为,在瀛西合作社尝试的这种立体种养模式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能改变目前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的不利局面,将促进农户有机肥与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使用,减少化肥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保障了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有助于形成有特色的崇明种养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可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专题报道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各地
   第B05版:解读
   第B06版: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水陆空”立体种养 既生态环保又助农户增收
河南农产品加工业 稳居全省“第一支柱产业”
“水陆空”立体种养模式
生态环保又增收
以蚯蚓为核心的农业生产链
广告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B03生态环保又增收 2015-03-19 2 2015年03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