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当人们来到被誉为“温馨的港湾,快乐的驿站”——浦东新区临港养护院,只见一条曲径通幽的大道直达接待中心大厅,道路两旁花草树木林立,一朵朵花蕾正含苞绽放,一阵阵芬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抬头仰望一座粉红色的五层大楼矗立在面前,洁白的“临港养护院”五个大字及院标镶在粉红色的墙面上,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临港养护院是经市民政局、浦东新区民政局批准的养老机构,是经市残联批准的残疾人养护基地和定点的盲人养护基地,也是经市卫计委、医保局批准的医疗结合的卫生机构和医保定点单位。该养护院共有两幢大楼,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绿地面积约有3千平方米,设有套房、单人房、双人房、夫妻房、三人房、四人房和专护房等,核定床位300张,能满足老年人和残疾人医疗、住养、护理、康复、娱乐的不同需求。大楼内设有低速电梯,多功能厅、阅览室、电脑室、棋牌室、心理咨询室、卫生所、康复中心、残疾人和盲人养护基地等设施设备,房间内配有空调、电视、独立卫生间,24小时提供热水,食堂还可根据老年人的需要和爱好开设“小灶”服务,提供各种特色的点心:有水饺、馄饨、汤圆、春卷等小吃,以满足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不同需求和口味。
多年来,养护院辛苦经营,不仅赢得了入住老人的信任,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陈福康,是一位退休民警。他义务担当养护院的司机,自己的私家车,成了养护院的公用车;张海斌,退休前是老港镇中心小学校长,他义务组织社会上一些文艺社团、文艺积极分子来养护院演出;张倩,泥城中学的一名学生。每年寒暑假,她都会主动来养护院帮助整理资料,操作电脑,不知情的人以为她是养护院的一名员工,而她表示,只是想帮爷爷奶奶们做点小事。
其实,养护院最核心的志愿者是院长黄飞。1994年,黄飞刚出生的女儿被查出患有脑瘫,夫妻俩都在单位上班,想找一个接纳孩子的福利机构。直到1999年孩子离开人世时都没有找到。“那时候我就想,一定要开一家专门接收残障人士的机构。”身高1.8米多的黄飞,每当提到这些,眼圈就泛红。
于是,黄飞辞去工作,下海经商,经过10多年的打拼,黄飞的梦想得以实现。2011年,位于书院镇的临港养护院正式开业,不仅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还专门接收需要特殊护理的残障人士。目前,养护院共入住150人,其中残障人士有42名。黄飞说:“尽管养护院还处在亏本经营状态,但养护院在社会各方的关心和帮助下,不会降低入住老人和残障人员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