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指导思想引领下,学校努力探索艺术、科技和人文及创新教育与学校管理、教学质量、学校德育之间的必然联系,摸索出一条适合“科、艺、文”创新教育与学校整体工作互助互利、紧密结合的新路子。
“艺术、科技、人文”三方互动,丰富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同时也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学生。近几年中,学生在各级各类发明创造、科技论文竞赛中,获各级奖励上百项,还有一大批学生在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崭露头角。
以“综合美术课程”为主要载体的美育,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文修养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其基本思路是由“美术”到“美育”,由“美育”到“审美文化”。当审美成为学校的核心文化后,“真、善、美”有机融合,涌现出“处处有创新”的教育活力,真正达到了“美善相谐、美真互融”的教育境界。
坚持“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的发展战略,不断深化学校办学特色,有系统、有计划地发展新的亮点项目,在特色创建中给教师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扶持有特长教师的发展,各类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坚持“一抓三加强”的师资队伍建设:即抓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加强名牌教师培养,构筑学校人才高地;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建设具有后劲的生力军;加强年级组和教研组建设,发挥教师群体作用。枫泾中学先后成立了“顾世雄美术教育工作室”、“陆以锋科技教育工作室”、“甘兴云数学工作室”、“申淑敏德育工作室”。
艺术教育方面:学校被评为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美术组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集体。顾世雄老师被评为首届金山十大功臣,2011年被评为金山区理想教师。在他的带领下,一个由13人组成的美术教师团队刷新了一个又个新的纪录,先后编印校本教材4本,顾世雄老师的《美术高考读本——素描石膏头像》,2012年已由华师大出版社出版。近几年来,学校的高考录取率始终在80%以上,艺术考生的本科录取率始终在90%以上,重点大学的录取比例有了较大的突破。
科技教育方面:师生区级以上科技比赛获奖近千项,在美国举行的第13届国际家用机器人比赛灭火比赛中荣获两项冠军;知识产权项目发展快速,已有110项获国家专利,学校被评为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学校,全国科普创新示范学校。陆以锋老师被评为2006年感动金山十大新闻人物。他现在虽然已退休,但他的科技指导团队已形成,涌现出了如孙川飞、毛晓东等初露锋芒的实力人物。
毽球项目方面:引进毽球教练4位,其中一人曾获全国毽球比赛个人第1名,编写了《毽球》训练校本教材。学校毽球队在全国毽球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毽球教练的努力下,毽球课与小学联合,训练延伸到小学。2008年5位同学作为毽球特招生录取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11年7月代表上海市参加全国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共获得了男子双人赛金牌,男子单打铜牌,女子团体第四,女子单打第七,男女混合双打第七的好成绩。
2007年5月,枫泾中学有幸被吸收参加北京师大檀传宝教授主持的国家十二五重点课题《欣赏型德育模式拓展与深化研究》课题组。校领导结合学校的教育经验,确立了《以美的情感体验为主线,构建“八美并进”的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在实践研究中,进一步开放了教师的思想,思维得到“活化”,“民间故事进课堂”、“我是枫泾小导游”、“我当校园小记者”等一系列有创意的活动如雨后春笋。通过德育教育的审美化改造,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美”、“人格美”和“人生美”,同时也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有了转变,实践操作能力有了提升。
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是学校各项教育改革实践中最具有丰富性和挑战性,也是最难把握和最难推进的工作之一。枫泾中学以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主持的国家十二五重点课题《自然分材教学研究》这一实验推广项目为突破口,落实以美的情感体验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五美”课堂教学模式,即目标设计美、教学流程美、师生合作美、方法运用美、教学辅导美。自然分材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情智相长”,它要求教师把关爱放在教学过程的重要位置上,用感情驱动并调节教学中的认知活动,高标准实现“弱生上进、优生更优、全体学生齐发展”。枫泾中学在先进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指导下,注重开发课堂教学的潜力,以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极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